上海出生新國傳染病專家:病毒起源非武漢 是東南亞

2021-10-21

世界衛生組織(WHO)13日公布了「新型病原體起源國際科學諮詢小組」(SAGO)的專家名單,該團隊將負責追溯新冠病毒的源頭。在17日舉行的一場會議上,曾參與2003年沙斯(SARS)溯源工作的知名病毒學家王林發表示,新冠病毒絕對不可能是人造的,且病毒的起源完全有可能不在其大規模暴發的地點(武漢),未來應該在東南亞地區加大研究調查投入。

王林發在「天津論壇2021」發表視頻演講時說,在今年初世衛國際專家組抵達武漢展開溯源工作前,他就已經確認,新冠病毒絕對不可能是人造的,「實驗室泄漏論」也是非常不可能的。

王林發是國際知名的病毒學家,目前是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新發傳染病研究項目教授。1993年,王林發與合作者在澳洲發現並命名了源於蝙蝠的亨德拉病毒。2003年,王林發受世界衛生組織邀請參加了溯源調查組,與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石正麗研究員等人合作,發現了蝙蝠攜帶大量的類SARS病毒。

由於此前的研究經驗,王林發迅速將新冠病毒的源頭鎖定在蝙蝠身上。他當日表示,新冠病毒的原始版源於蝙蝠,但在武漢暴發的病毒之前,一定存在一種「祖病毒(Progenitor virus)」,其與在武漢暴發的病毒的同源性應該在99.9%以上。但目前科學界圍繞「祖病毒」依然存在爭論。

作為上述推論的證據,王林發援引了一份上個月發布的預印本論文。該論文顯示,科學家在?國北部某些洞穴中棲息的蝙蝠身上發現了新冠病毒的近親,近似度高達96.8%。去年,研究人員在雲南發現了蝙蝠冠狀病毒ratg13,曾有分析稱這一病毒與新冠病毒最為接近。但上述新研究顯示,在寮國發現的蝙蝠冠狀病毒與新冠病毒相似性更高。

更重要的是,在寮國蝙蝠身上發現的冠狀病毒與新冠病毒具有關鍵相似之處,這些病毒基因組的受體結合域(RBD)與新冠病毒高度相似。《自然》雜誌網站的一篇文章援引澳洲雪梨大學病毒學家愛德華·霍姆斯的分析稱,此前新冠病毒首次被測序時,有專家認為其受體結合域與已知病毒的結構不同,因此引發所謂「實驗室製造論」。但在寮國發現的冠狀病毒則證實,新冠病毒的受體結合域完全可能在自然界中存在。

王林發表示,雖然新冠病毒首次大規模爆發的地點是武漢,但病毒可能並非起源於這裡。王林發舉例稱,愛滋病毒(HIV)於1981年首次於美國的紐約和加州被發現,並於1983年被分離出來。而在隨後的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HIV的起源在非洲。因此,在武漢暴發的新冠病毒也可能起源於很遙遠的地方。

知名病毒學家王林發。

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吳志強等學者近日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他們在2016年至2021年間在中國703個地點採集的1萬3064隻蝙蝠中未發現SARS-CoV-2相關病毒。研究人員得出結論,新冠相關病毒「可能不會在中國蝙蝠中活躍傳播」。

根據其「新冠病毒最初源於蝙蝠」的推斷,王林發介紹稱,從中國雲南到緬甸、寮國、越南、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是蝙蝠分布最密集的地方,但對該地區投入的研究調查的力量不足。「假如開放旅行,進行國際合作,科學家們可以在東南亞發現很多與新冠相似的病毒」,王林發說,「如果給我1億美元(用來溯源),我會把99%投入到東南亞。」而在上述《自然》雜誌網站的報道中,多名科學家也一致認為,在中國以外地區進行採樣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在演講中,王林發也對未來可能暴發的冠狀病毒傳染病發出警告。「蝙蝠攜帶的冠狀病毒是十分危險的,SARS-CoV-3(新冠病毒也被稱為SARS-CoV-2)是一定會出現的,只是時間不確定」,王林發認為,SARS-CoV-3最有可能出現的地方就是東南亞。

來源:環球網

圖:網際網路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出國忘關冷氣 致3鄰牆面冒水珠
  • 「一元市場」反響熱烈 群眾爭領入場券 一人送院
  • 【新聞人物】26歲當上第一夫人 回顧尤索夫夫人艾莎精彩一生
  • 新加坡2小時強降雨達半個月雨量!富人區淹成河,豪車被泡報廢
  • 新加坡需要繼續吸引國際投資者
  • 我國領導人向梵蒂岡教廷致唁函 哀悼教宗辭世
  • 我國首位總統夫人艾莎女士逝世 多名政要前去弔唁
  • 尚達曼總統和李資政發文緬懷艾莎女士
  • 網傳租賃組屋住戶遭終止租約 建屋局:內容不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