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陝西文旅融合發展依託唐文化的比較多,漢文化開發相對較少。就拿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來說,就是集全唐空間遊玩、唐風市井體驗、主題沉浸互動、唐樂歌舞演藝、文化社交休閒於一體的唐風沉浸式主題樂園,通過歷史與現代、文化與科技、生活與娛樂的多場景,向遊客展示盛唐長安市井風貌。要發揮漢文化對陝西旅遊業的支撐作用,加強對漢文化遺產修復和保護,充分利用西安漢長安城遺址、漢中興漢勝境、咸陽漢陽陵等旅遊資源,舉辦漢文化旅遊節,並融入漢服、漢樂文化元素,通過實景演藝,拉近漢文化與大眾距離,從而吸引遊客體驗嘗試。
陝西文旅行業要搶抓高質量發展機遇,以推進項目落地見效為抓手,凸顯各地獨有資源稟賦,形成全面發展的良好態勢。數據顯示,上半年,全省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消費增長14.5%,陝西旅遊訂單激增,登上各大平台熱門目的地榜單;全省建設文旅項目384個,總投資1711.3億元,呈現一季度「開門好」、二季度「加速跑」的良好勢頭。要把握髮展趨勢,創新推出旅遊新供給、新場景、新模式,把西安建設成國際文化旅遊大都市,打造夜間旅遊消費集聚鏈,推廣大唐不夜城等創新項目的成功經驗,加強老字號、地理標誌保護,創意研發具有陝西特色的伴手禮等文創旅遊商品。
陝西鄉村旅遊發展基礎牢固、特色產品豐富、產業支撐力強。發揮旅遊在促進城鄉融合發展中的「金扁擔」作用,以旅遊為紐帶,鄉村文化賦能,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廣商洛市美麗鄉村、青木川鎮文化旅遊名鎮、留壩縣全域旅遊等鄉村旅遊典型發展模式。「活化」利用傳統民居、古建築,把別具風格的村落改造好,深挖民間藝術、戲曲曲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弘揚和傳承鄉土文化,讓鄉愁有「鄉」可尋。近日,全國鄉村旅遊精品線路推出,陝西5條線路入選,分別是「品味關中民俗 感悟千年農耕」之旅、延安紅色農耕探尋之旅、「富硒茶鄉·幸福安康」秦巴茶香探尋之旅、「世界非遺」與「北緯33°」茶邂逅之旅、「尋『渭』鄉土文明 遇見黃河」之旅。毫無疑問,這必將吸引更多人來陝西旅遊體驗「打卡」。
陝西是全國紅色文化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要科學規劃紅色文旅產品體系、線路網絡、區域布局,協同推進鄉村振興和文旅融合,形成全省紅色旅遊發展大格局。推出紅色研學活動,將紅色研學納入學校必修課,擴大紅色研學在文旅市場占比,讓紅色文化鑄魂育人。做好紅色文化遺址遺蹟的保護修復、展示利用、智能化改造,提升其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推進紅色旅遊在線平台建設,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優化推廣紅色旅遊產品,提高營銷效果和知名度。
當前,全省正在開展旅遊市場秩序整治「百日行動」,堅決杜絕倒賣景區門票、「強迫購物」、「欺客」等違法行為。可想而知,陝西從「一時紅」成為「一直紅」,需要三秦人共同努力,不僅要根據市場需求變化不斷推出「新玩法」,還要針對具體問題採取有力有效的「新打法」。只有齊心協力共同維護好旅遊市場的繁榮穩定、正規有序的良好環境,才能讓遊客乘興而來、開心遊玩、滿意而歸,實現「長紅」。(孫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