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在今年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排行榜上排名第二,與去年相比上升了兩個名次,緊跟瑞士之後。
1. 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報告發布
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和美國研究機構Portulans Institute 今日(10月19日)聯合發布的「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Global Talent Competitiveness Index),針對134個國家的監管、教育和對外開放程度等方面進行評估,來衡量各國的人才競爭力。這些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的總和占全球近98%,總人口則占全球逾94%。
來源:INSEAD
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設有六個關鍵指標,即國內環境、人才吸引、人才培養、人才保留、技術與職業技能,以及全球知識技能。
瑞士以82.09分繼續高居全球人才競爭力榜首,新加坡(79.38分)和美國(78.81分)緊跟在後。自2013年展開調查以來,新加坡在全球榜上一直位列第二,唯獨去年被美國超過。
從亞太區域來看,新加坡今年穩坐亞洲冠軍寶座,更是唯一躋入全球城市人才競爭力指數排行榜前十名的亞洲城市,排名第七。
2. 疫情對評分的影響
在最具競爭力的城市中,「超級城市」再次顯示出明顯優勢,前20名中有七個歐洲城市,亞洲唯一上榜城市就是新加坡。
「因為大城市資源更多,所以在應對疫情所帶來的挑戰時表現也明顯更好。」該報告顯示。
同時,該報告還提到,全球的人才流動方式都被疫情重新定義:新冠疫情改變了公司的諸多行為方式,而這些改變有可能成為未來職場的永久特徵。
來源:早報
在疫情所帶來的幾大影響中,首先就是政府所提供的金融支持,以避免企業和就業市場崩盤。現在經濟復甦,很多國家甚至遭遇一些關鍵板塊的僱傭缺口。
其次,在後疫情時代,全球的不公平性繼續加大。一些沒有儘快加速數字型轉折的經濟體很快可能會落後。這種「數字化差異」只是全球增長不平等的表現之一。另一個表現在於國與國之間的貧富差距拉大。
歐洲工商管理學院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學術總監Felipe Monteiro分析說:「已經是時候來思考』疫情後』的問題了。凡是與數字化變革,以及類似金融,能源,交通,製造業和農業相關行業的』綠色化』都會帶來很多機遇。」他舉例說,現在瑞士的定位就是加強自己在可持續金融領域的領先地位,新加波也是著力於推行數字貿易和綠色經濟。
來源:
1. 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排行榜 我國排第二,早報
2. 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發布 瑞士登榜首,新浪財經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