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新加坡部分組屋要住夠10年才能賣?單身人士買房有哪些選擇?

2023-09-22

大多數住在組屋的新加坡家庭都會住滿10年或更久才賣房。政府是在深思熟慮後才為新的優選地段組屋設下10年的最低居住年限,這也獲得了許多「新加坡攜手前進」對話會參與者的支持。

去年8月在宏茂橋推出的預購組屋項目Central Weave地點優越,如果是在明年下半年之後推出,很可能會分類為優選地段組屋。(檔案照片)

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9月18日在國會回應議員謝曜全(裕廊集選區)有關能否縮短優選地段(Plus)組屋的最低居住年限的提問時說,「設定10年的最低居住年限是要在鼓勵屋主自住,和為真正需要搬家的屋主提供靈活性之間,取得平衡」。

李智陞補充,許多參與有關住房課題的「新加坡攜手前進」對話會的民眾都支持延長最低居住年限,因為國人購買組屋主要應該用來自住。不過他也指出,對於未住滿最低居住年限卻急需賣房的屋主,建屋發展局會酌情處理。

從明年下半年起,新組屋將分為標準地段(Standard)、優選地段及黃金地段(Prime)組屋,而不再以沿用了30多年的成熟與非成熟市鎮來區分。

地段越好的組屋,購屋津貼也越高,確保人們負擔得起,但這類組屋的轉售限制也更嚴格,以避免買家不公平地獲取暴利,而優質地段也不會成為高收入者集居的地方。

在回答反對黨領袖畢丹星(阿裕尼集選區)有關新組屋分類框架帶來的財政影響的提問時,李智陞說,由於優選地段和黃金地段組屋的購屋津貼更高,意味著建屋局的財政負擔將加重。

「實際的預期財政影響將取決於數個因素,包括預購組屋項目推出時的市場狀況、房屋需求和個別地段的地點屬性等。我們決定以何種模式推出新組屋單位時,考慮的因素有個別地段的地點屬性、買家的負擔能力,以及為國人提供不同房屋選項的必要性。」

李智陞透露,建屋局的「居者有其屋」計劃在2021/22財政年的赤字為約38億5000萬元。同一時期,向建屋局申購組屋的買家一共獲得3億7200萬元的購屋津貼,而購買轉售組屋和執行共管公寓的買家則共獲得8億4900萬元的津貼。

優選和黃金地段組屋

約15年後才進入轉售市場

至於新組屋分類框架可能對轉售市場造成的影響,李智陞說,這也是由許多因素決定的,包括買家的喜好,以及經濟展望、供應與需求和融資等市場狀況。

他指出,分析師和研究人員對這個課題的觀點不一,當中許多人也同意,整體影響可能並不會那麼直截了當。

那些希望在中區或優越地段買到價格合理組屋的買家,短期內可能會等優選地段或黃金地段組屋推出市場;而那些急於購房或不願受新轉售限制約束的買家,則可能選擇購買轉售組屋。

除此之外,李智陞也指出,優選地段和黃金地段組屋會在大約15年後才進入轉售市場。

「長遠來說,我們預料更嚴格的限制會在一定程度上緩和轉售組屋的價格,讓組屋價格保持在多數國人能夠負擔的水平。我們會密切觀察新組屋分類框架對整體轉售市場的影響,必要時進行檢討。」

李智陞重申,新的組屋分類框架反映了政府要實現可負擔的房價、維持社群融合,以及保持制度公平的承諾。這些目標也在逾1萬6000人參與的「新加坡攜手前進」住房對話會中獲得了肯定。

二房式靈活組屋將增三成

滿足單身和長者需求

建屋發展局接下來三年將推出更多二房式靈活組屋單位,以滿足單身者和年長者的住房需求。

李智陞9月18日在國會中回答詢問時透露,二房式靈活單位的供應將增加三成左右。

二房式靈活單位的供應將增加三成左右。(海峽時報)

李顯龍總理8月在國慶群眾大會上宣布,建屋局將實施新的組屋分類框架,新推出的預購組屋項目將分為標準地段(Standard)、優選地段(Plus)和黃金地段(Prime)組屋。

新分類框架實施之後,單身者可購買所有預購組屋項目的二房式靈活單位,不論是標準、優選或黃金地段。

裕廊集選區國會議員謝曜全提問,隨著單身者購屋政策調整,未來的優選和黃金地段預購組屋項目是否會有更多二房式靈活單位。

李智陞透露,建屋局在2024年至2026年間,將推出多達1萬4000個二房式靈活單位,比2021年至2023年推出的多約30%。這是為了滿足單身者以及要大屋換小屋的年長者的需求。

根據現有政策,只有年滿35歲的單身者才能夠申購預購組屋。蒙巴登區議員林謀泉詢問,當局會否降低單身者購買預購組屋的年齡限制。

李智陞回覆說,預料新的組屋分類框架實施後,單身者的購屋需求會大幅上升。政府的當務之急是在往後幾年內建造足夠的組屋,以應付這個潛在需求,過後才決定要不要做其他調整。

「儘管如此,我們一直都在同單身者討論他們的購屋願望,聽取了許多有關新住屋類型的建議,例如共享居住(co-living)空間和跨代房屋,並且正在積極研究這些建議。」

他也重申,建屋局在加緊趕工,爭取儘快完成那些受冠病疫情影響而進度落後的組屋工程,目前已完成了七成。新預購組屋項目的等候時間中位數現為四年至四年半,當局希望明年縮短等候時間為三年至四年。


相关文章

  • 女子控訴女兒鞋子遭鄰家女孩「掉包」 警方介入調查
  • 新加坡ONE Pass政策深度解析:高薪人才如何把握窗口期?
  • 新加坡最近好「火」啊!一天兩場火災,僅1站地鐵之隔!
  • 吃出家的味道❣️ 來到大巴窯必吃這一家「旺麗茶室」主食竟然低至S$7‼️🤩
  • 🇸🇬最值得一試的日式燒肉店推薦🇯🇵🥢來找找你的燒肉天堂吧!
  • 米其林三星餐廳Odette和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夢幻聯動
  • 新加坡全球創業者計劃(GFP)正式啟動,一文看懂申請條件與優勢
  • 新幣匯率破5.6創十年新高:留學生叫苦、打工人狂歡、遊客兩難,誰才是最大贏家?
  • 「妥協換不來尊重,90天談判只是策略幌子!」李顯龍犀利剖析美國貿易施壓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