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售组屋和私宅市场出现放缓迹象、外部环境也可能拖累新加坡经济增长,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警惕,“不能指望新加坡房价会无止境上涨”。房贷利率预计也会在更长时间内居高不下,李智陞呼吁新加坡人买房慎重。
李智陞接受《联合早报》和《海峡时报》专访,展望2024年的房地产市场,认为须关注宏观经济状况和我国经济前景。
他说:“新加坡经济前景近期依然疲弱(muted),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全球经济环境有关。你看到欧洲的冲突、中东的冲突、亚洲的紧张局势,如今还有红海和苏伊士运河的问题。我们预计,随着主要经济中心和经济体增长下降,全球经济活动2024年将放缓。”
这呼应了李显龙总理在新年献词中提到的,新加坡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能否如贸工部预估取得1%至3%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局势是否稳定。
3.7%至4.4%范围内
房贷利率更长时间内料保持高位
李智陞说,新加坡房贷利率预计会在更长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高位,“我们看到的范围介于3.7%至4.4%。这将影响现有屋主,但我认为这也会让很多新加坡人在买房时更加谨慎。”
他也指出,我国房地产市场增长的同时,许多主要经济体的房地产市场都在下行或调整。“因此,我们不能指望新加坡的房价会无止境上涨,我们已经看到放缓迹象。”
根据去年第四季的预估数据,整体组屋转售价去年全年增长4.7%,低于前年的10.4%增幅。整体私宅价格涨幅也从前年的8.6%,收窄至去年的6.7%。
受疫情影响预购组屋项目
八成已竣工
李智陞说,冠病疫情期间供需失衡,导致转售组屋和私宅价格上扬,也推高租金。建屋发展局因此一直在处理疫情造成的延误,如今约八成受疫情影响的预购组屋项目已竣工。
受冠病疫情影响的预购组屋项目约八成已竣工。图为登加新镇预购组屋项目Plantation Grange,建造工程也受疫情延误,购房者去年下半年开始领取钥匙。(档案照片)
去年竣工的组屋和私宅单位也都创下近年新高。建屋局完成23个预购组屋项目的约2万1400个单位,是2018年以来最高,私宅方面则有约2万零400个单位竣工,是2017年以来最高。
李智陞解释,除了延迟收到单位的屋主,租屋需求也来自疫情期间暂时搬回国的新加坡人。随着人们领取新屋钥匙,或搬回原本所在的国家,租赁市场面对的压力开始缓解。
揣测组屋价将破百万
只会引起担忧与恐慌
另一方面,近年一些预购组屋项目因位置优越和设施便利,价格探新高,也引发有关预购组屋价格,尤其是黄金地段组屋,日后会否破百万的揣测。
李智陞回应说,不论是用100万元或200万元这样的数字来凭空臆测屋价走向,只会引起担忧和恐慌,制造人们负担不起组屋的印象。他认为这类言论把问题看得过于简单,当局为组屋定价时要考量得更细致。
“如果我们只是凭空取100万元这个数字,会令民众感到担忧,形成的印象是组屋价格不可负担。但其实,不论屋价多少,组屋都必须是新加坡人负担得起的。所谓‘负担得起’,意味着不同收入水平、不同预算和不同收入阶层的申购者都买得起。”
宏茂桥预购组屋项目Central Weave在2022年8月推出时,因位置优越和设施便利,五房式和三代同堂单位,不含津贴售价介于71万3000元至87万7000元,引发有关预购组屋日后会否破百万的揣测。这项目的申购者远超单位供应量。超过6500户家庭申购372个这类单位,每个单位有17户申请。(建屋局构想图)
组屋价格是否可负担
应参考每月偿还贷款比率和屋价收入比
当局在每轮销售活动中,也在全岛各地区提供新加坡人负担得起的组屋供应,包括为黄金地段项目提供额外津贴来进一步降价。
李智陞重申,组屋价格是否维持在新加坡人可负担的范围,应参考的是每月偿还贷款比率(Mortgage Servicing Ratio)和屋价收入比。
他重申,不同收入水平的新加坡人的每月偿还贷款比率约为25%,组屋屋价约为年薪五倍,具体取决于他们想动用多少财务资源,或是有多谨慎小心。“我们无法完全控制人们的选择。但我们的目标是在这个水平上给组屋定价。”
10月实施新组屋分类框架
预购组屋销售活动今年起改一年三轮
预购组屋销售活动今年起从原本一年四轮,调整为三轮,落在2月、6月和10月。10月销售活动将推出全年最多单位,并实施新的组屋分类框架,按标准、优选和黄金地段划分新组屋。
建屋发展局1月8日发文告做出这项宣布。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事前接受《联合早报》和《海峡时报》专访解释,尽管人们可能感觉申购机会变少,但调整销售活动次数,是为了一次过在更多市镇推出更多单位,让新加坡人有更多选择。对首次购屋者而言,每轮活动有更多单位和选择,也意味着他们能通过较少尝试购得组屋。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