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章作者认为,现在的问题不是中国会不会放弃清零。
而是应该何时以及如何放弃清零。
他认为新加坡的经历可以给中国一个摸索经验。
因为在7月底,抗疫小组官宣说要将新冠病毒降格当流感以后,新加坡并不是一夜解放。
不像英国那样还搞出个自由日,全体放飞。
新加坡分了4个阶段,即预备期,过渡期A,过渡期B,最后是具有新冠韧性的国家。
当然,我们目前卡在预备期已经1个多月了,原定是9月初进入病毒共存的过渡期A。
所以我们的处境变成了这样:
疫苗接种率达到80%以后,选择开放,但现在治疗新冠的药物还没有真正投入使用,感染人数短时间暴增。
情急之下,为了稳定局势,保护弱势群体,只能进入稳定期收紧措施,扩大医疗卫生系统承载能力,追加第3针疫苗。
同时进行其他新常态措施,对内的在家康复计划,对外已至少连接11国的疫苗接种者通道(VTL)。
来源:NYT
但,有光的地方就有阴影。
因为现在除了疫苗,我们没有第二个可以防治新冠的药物。 为了开放,我们现在几乎每天都有人死亡。
在家康复计划是新的,落实到位也需要时间,需要人手,需要官民磨合。 在这种等待过程中,很多小伙伴恐慌无助。
可以很明白地说,这场共存伴随着代价。
如果我们等到有效的新冠药物面世,再来选择共存,或者说就跟中国一样,是不是到时也能以最小代价结束这场新冠?
问题是没有如果,新加坡如果一直硬撑,清零红利享受不到多少,头上王冠就得掉。
“亚洲四小龙”经济内卷
新加坡金管局调整让新币升值
亚洲四小龙,相信还有人有印象吧。
这个称呼流行于1960年代末到1990年代之间,当时亚洲这四个经济体较发达:韩国、新加坡、中国的香港跟台湾。
据台湾统计,2021年上半年四小龙的经济增长率如下:
中国台湾(8.31%)>中国香港(7.8%)>新加坡(7.7%)>韩国(3.9%)
尽管在新冠疫情下,各个经济体仍然竞争激烈。
这就是一个赤裸裸的现实。
市场蛋糕就这么大,你吃不下就我吃,你弱势了我就迎头赶上,你错过了那就没了。
早前彭博社还曾预测,香港的今年的经济增长可能会超过新加坡(继续关闭边境状态下)。
但随后李显龙总理在周末的电视讲话中说,新加坡不能 "无限期地封锁和关闭",否则会影响国际经济地位。
随后政府宣布了扩大疫苗旅游通道。
这样一来,需要担心蛋糕被抢走的人,或就变成了香港。
据彭博社的进一步报道,担任香港中小型企业协会名誉主席的刘先生对媒体说:
“我们(生意人)当然欢迎新加坡的模式,因为要根除新冠很难,
五年后可能仍有病例的话,难道要关闭边境五年吗?”
代表纺织业的Felix Chung先生说,如果香港要成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它不能与世界其他地方脱节。
"新加坡作为香港的竞争对手,肯定会抓住机会,尽可能多地抢夺我们的业务"
"这是对香港的一种威胁。"
所以,同理对于新加坡也是如此。如果要保住地位,就不能跟世界脱节。
结合现在的形势看,新加坡积极跟各国打通疫苗接种者通道,接下来想要抓住的就是“共存红利”。
新加坡第三季度经济增长6.5%
新币升值
去年新加坡新冠爆发,触发阻断期,从而导致经济大衰退。
之后措施一直反反复复,放开收紧放开,现在又收紧。而这个过程中,新加坡经济缓慢回暖。
据贸工部发布的最新报告,新加坡第三季度初步预估经济增长6.5%,但同比增幅跟第二季度的15.2%相比明显要小。
经季节性调整后,新加坡第三季经济环比扩张0.8%,逆转第二季环比萎缩1.4%。
而第二季度的情况如下表,基本上不管是制造业、建筑行业、零售业、交通跟仓储行业、服务业等等也都是萎缩的。
出现这种局面,跟当时采取的措施有关。
5月16日到6月13日这段期间,新加坡进入“高警戒解封第二阶段”,禁止堂食,默认在家办公,社交聚会跟访客限2人。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