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与马六甲之间——原籍同安白礁的王九河家族

2025-04-10     静姝     4298

1872年5月18日,王有海、九河与沧周分别捐献500元,集资购买面积约221英亩多的土地,位于今武吉知马谦福路一带,习称“姓王山”。王氏宗人称之为“太原山”,被王氏慈善(开闽公司)视为献山人的是来自福建省同安县白礁(今漳州龙海角美镇白礁村)的同宗叔侄,其中王沧周出生于原籍,有海与九河分别出生于新加坡和马六甲。

宋旺相在其1923年出版的《新加坡华人百年史》中,对于王九河(又作:求和,?-1889)及其子德林(又作:德霖,1876-1912)有相当篇幅的介绍,不仅因为这对父子的社会地位,更因为英年早逝的德林是他在海峡华人俱乐部的球友,两人曾同在网球场上驰骋。作为献山人后裔,德林长子瑞洲(?-1979)于1924年被推选成为王氏慈善(开闽公司)最早的信托人之一。

本文通过梳理早期中英文新闻报道,比对宋旺相的记录,回溯王九河与德林的生平,特别是家族生意,以及对慈善教育事业的捐助,呈现这个马来亚海峡华人家族在新加坡与马六甲之间的迁移互动,以及家族的传承兴衰。

由甲至星经商的王九河

新加坡与马六甲之间——原籍同安白礁的王九河家族

王九河像(图源:《王氏立姓开族百世谱》,1982年)

尽管宋旺相称出生于马六甲的王九河未受过正式教育,值得关注的是,王九河家族在马六甲相当有名望,其长兄庆云是有名的头家,拥有大量种植园,以种植木薯闻名;弟弟步月早期在新加坡协助他经营,后返回马六甲经商,1888年高票获选担任市政会议员;侄儿锦辉(即庆云的独子)于1900年获封太平绅士。

虽然不知王九河前来新加坡是否为扩展家族生意,可以断定的是他擅于经商,很快在本地建立起商业网络,1850年代末已独资经营源通号。值得关注的是,曾举荐1852年12月底在英文报纸上通告解雇王九河,曾的商号名为Chop Jew Wan。随后王九河与人合伙成立源通号(英文名称:Kew Ho,Swee Kam&Co.),1858年8月12日合伙人之一Neo Swee Kam公告退出合作关系,同年12月,王九河通告源通号(华文名称:王九河有限公司)已成为其独资公司。

庄钦永1984年在《联合早报》发表题为“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勿基”时,曾介绍源通号为藤商。事实上,源通号主要经营土产贸易,1860年代以王九河有限公司的名义经营船务,拥有若干艘大吨位的船只,主要往来马六甲和巴生。相信王九河的生意与其家族在马六甲从事种植加工有关,他们在马六甲主导的两大木薯生产与加工公司,分别是在万里茂的Chop Ong Hin Kong-see,以及马接的Sin Ong Hin Kong-see。王庆云去世后,马六甲的家族生意由其子锦辉负责拓展,其优质的木薯粉在马来亚享有盛誉,在木薯的种植加工销售上获利甚丰。

除了经营自己的公司,王九河表现出海峡华人对于西洋新型产业的敏感,在商业投资上具有前瞻性。1883年新加坡电车有限公司创办之初,他是七位董事中唯一的华人;同年9月召开的海峡华人保险公司首次股东大会有16位预备董事,其中只有五位华人,王九河位列其一;1885年初新加坡商人筹划成立本地的火灾保险公司,在欧洲人为主的倡议人中,王九河也是少数的华人之一。除此之外,他购买了10股(每股150元)的砂劳越与新加坡轮船有限公司的股份,以及118份旧丹戎巴葛码头公司的股票。

1870年代王九河跃身成为海峡三州府的华族代表之一,不仅深受同胞敬重,亦深得欧洲人的尊敬。1886年英华学校创办之际,王九河也是最早的赞助人之一,并将幼子德林送入这所传教士创办的学校接受英文教育。1888年10月17日,与郑玉瓞、陈明远、陈庆照、陈金钟等成为海峡殖民地协会新加坡分会创始会员。

不幸的是,王九河在偶染微恙几天后,突然于1889年2月18日在新加坡去世。当时的英文报纸称他“以机智和商业能力累积了相当的财富,是富裕且备受尊敬的华人,不仅深受华族同胞尊敬,认识他的欧洲人也非常敬重他。”王九河去世后不久,步月亦逝世,1892年4月21日的一则公告显示,Beng Hee Neo成为王九河与步月的遗产执行人。

杰出的海峡华人王德林

新加坡与马六甲之间——原籍同安白礁的王九河家族

王德林像(图源:宋旺相,《新加坡华人百年史》,1923年)

王九河与步月相继去世后,1893年5月其家族生意出现调整,合伙人全部退出,由锦辉独力负责。在新加坡,Beng Hee Neo作为王九河产业的唯一遗产执行人和信托人,于1892年7月5日将源通号转卖给Ong Beng Lap和Ong Chuan Chuan,公司名称不变,推测接手人为王九河较年长的儿子。Ong Chuan Guan于1905年10月发布公告,声明于1905年9月14日将源通号的经营权转移给王德林。

王德林是九河最小的儿子,从小被父亲送入英华学校读书,是接受英文教育的海峡华人。父亲去世时约13岁左右,在母亲的抚养下长大,生活在优渥的家庭环境。王德林是蓄著长辫穿金戴银的贵公子,身材矮小精力充沛的他热爱体育运动,1903年起活跃于海峡华人俱乐部网球锦标赛,曾蝉联冠军多年,是可以挑战国际网球高手的本地华人球手。1912年9月在为海峡华人俱乐部网球锦标赛颁奖时,时任主席宋旺相沉痛悼念王德林这位蝉联冠军的猝然离世。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