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阴霾笼罩下的东南亚突围战:供应链重构与区域博弈新局

4天前     静姝     2355

关税阴霾笼罩下的东南亚突围战:供应链重构与区域博弈新局

当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悬顶,东南亚各国正经历一场静默而深刻的产业地震。从越南工厂的紧急排班调整,到马来西亚港口骤减的货柜吞吐量,这场没有硝烟的贸易战中,东盟国家以"柔性防御"策略展开了一场关乎生存的跨国博弈。

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东盟研究中心兼任项目主任林薇伶指出,暂停关税一定程度上为各国创造了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同时也提升了东盟整体的竞争力。

若贸易战僵局持续,东南亚有望巩固其作为全球制造关键节点的地位。不过,在这复杂的贸易环境中,东盟国家应加速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减少对美国的过度依赖,深化与中国、欧盟、印度等伙伴的贸易联系。

此外,在碎片化的全球贸易格局里,改善海关效率、革新监管框架、颁布投资激励措施以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吸引和留住外国投资极为关键。

关税阴霾笼罩下的东南亚突围战:供应链重构与区域博弈新局

面对关税冲击,一些公司已着手调整产品供应源。据《日经亚洲》报道,惠普增加了从墨西哥生产线向美国市场的供货,减少从泰国和中国的取货量。

但也有公司选择静观其变,如任天堂,将根据谈判结果决定如何调整从中国、越南和马来西亚代工厂向美国市场的供货策略,因为美国对这三国实施的关税税率差异较大。

越南:受益与冲击并存,积极寻求对策

越南曾是中美贸易战和 “中国加一” 策略的最大受益者,众多跨国公司将生产线转移至此。然而,纺织品和服装作为越南第三大对美出口商品,这一轮却遭到美国关税的沉重打击。

关税阴霾笼罩下的东南亚突围战:供应链重构与区域博弈新局

以耐克为例,自 1995 年在越南设厂生产以来,带动了众多体育用品和服装品牌在越设生产线。特朗普上一任期的中美贸易战促使耐克进一步将生产线从中国转移到越南和印度尼西亚,如今中越印产量占耐克鞋类生产的 95%。

面对特朗普对这三国的高关税,耐克几乎难以调整供应链。分析师表示,根本没有其他地方能拥有如此规模的产能和劳动力成本来替代,越南纺织业已开始积极应对

越南纺织服装协会副主席张文锦建议,企业应拓宽出口渠道,推进市场多元化,并与品牌和买家合作,共同应对现有订单的困难。同时,他呼吁政府出台扶持政策,降低增值税、土地税、企业所得税等经营成本。

越南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地理位置使其对跨国公司仍具吸引力。不过,对于严重依赖美国市场的企业,关税会促使他们重新评估供应链布局,可能会关注关税率较低的国家,如马来西亚和泰国,尤其是电子和汽车等高价值行业。

由于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若越南、柬埔寨等国无法大幅降低关税,受影响较小的菲律宾等国或因对美出口更稳定、风险更低而获得青睐。此前,菲律宾贸工部长洛克就表示准备利用菲律宾相对较低的关税,扩大对美国的出口。

越南市场难以消化大量美国产品以消除贸易逆差,且美国商品对越南消费者来说相对昂贵,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其他国家的廉价替代品。此外,高额关税甚至可能冲击越南的稳定发展,影响相关发展愿景的实现。

马来西亚:出口投资承压,企业面临挑战与机遇

关税阴霾笼罩下的东南亚突围战:供应链重构与区域博弈新局

美国是马来西亚重要的出口市场之一。在东盟国家中,马国对美商品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仅次于越南和柬埔寨,与泰国不相上下。美国对马国加征 24% 关税,对马国的出口贸易、产业布局和外资引入构成了冲击。

马国兴业金融分析,美国市场占马国总出口额的 13%,新关税若落实,可能导致出口额下滑 1.3 个百分点。若其他主要市场需求也受影响,马国整体出口或再下滑 5.8 个百分点。

特朗普按下关税政策暂停键,让马国出口商暂时松了一口气。马国资深财经分析员蔡兆源认为,关税是特朗普促使各国谈判的手段,在这 90 天宽限期内,各国与美谈判可能使局势更加混乱,拉锯战会伤害出口商,导致订单无法落实,买家观望,甚至提前囤货应对价格不确定性。

马国中小企业公会总会长陈棋雄表示,不少中小型出口商已感受到压力,很多买家只采购紧急商品,其他订单被搁置。目前,部分出口商已暂停对美出口,评估风险并观望政策发展。

尽管大部分行业面临关税压力,但也有小部分企业看到潜在机遇。经营包点和冷冻食品出口的马国品爱食品公司创办人陈芳心认为,美国对中国征收更高关税,使马来西亚产品在美国市场价格更接近中国产品,这或许是一个契机。不过,在关税政策不明朗、全球需求普遍放缓的情况下,没有国家能长期受益。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