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阴霾笼罩下的东南亚突围战:供应链重构与区域博弈新局

4天前     静姝     2267

印度尼西亚:审慎应变,寻求供应链多元化

关税阴霾笼罩下的东南亚突围战:供应链重构与区域博弈新局

过去 15 年一直为美国沙发制造商供应部件的印度尼西亚家具材料供应商苏菲安托预计,关税实施首两个月订单会减少 75%,后续虽会逐渐恢复,但整体出口订单仍会下跌 25% 到 30%。特朗普宣布暂停关税后,情况又有了变数。

苏菲安托认为实施关税不符合市场逻辑,因为其供应部件的原材料大多是钢铁,美国钢铁价格比亚洲高出至少 50%,即便对印尼实施 32% 关税,依靠钢铁的公司也不会迁移到美国,那里劳动力更贵且生产效率更低。在不确定的贸易环境下,他只能采取观望态度,缩紧预算并对订单采取规避风险策略。

印尼作为东盟第一大经济体,美国是其第三大出口目的地,但印尼对美出口只占 GDP 的 2.2%,关税曝险相对较小。不过,像苏菲安托这样的出口商以及在印尼有业务的新加坡企业,仍关注关税影响。

提供医疗服务的新医诊所创办人兼执行长刘刻宾表示,诊所使用的部分药剂产品和医疗设备从美国进口,关税会波及全球供应链,推高产品价格。诊所正探讨开拓欧洲、日本、新加坡和韩国等地的货源,并与印尼批发商和区域制造商共同寻找替代产品。

卫达仕律师事务所的新加坡籍印尼业务主任沈忠发指出,关税将导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跨境兼并和收购以及海外直接投资减少。他们正协助跨国企业客户制定应对策略,重组业务和调整供应链。同时,他注意到一些制造业客户考虑迁至低成本、低关税市场,若美国对印尼征收的关税低于其他东南亚国家,印尼有望成为赢家。

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西瓦格认为,美国若对印尼实施高额关税,将使印尼出口额和海外直接投资减少,纺织品、鞋业和电子产品受冲击最大,还可能加剧经济不稳定和社会动荡风险。

他建议印尼重新检讨对美国进口产品征收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并在能源、重要矿物和药剂等领域与特朗普政府达成协议。此外,印尼庞大的国内市场是重要优势,若妥善利用,能缓冲外部贸易形势的不确定性

当华盛顿的关税大棒遇到东南亚的"橡胶式防御",这场较量正在改写全球化剧本。正如吉隆坡某工厂墙上的标语:"我们无法选择风暴,但能学会在雨中跳舞。"此刻的东盟,正以独有的韧性跳着一支关乎存亡的华尔兹。

关税阴霾笼罩下的东南亚突围战:供应链重构与区域博弈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