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严峻的能源与环境问题,世界各国均把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作为保障能源安全、减少碳排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出路。其中,太阳能资源分布广泛、利用其发电不需燃料且发电过程清洁无污染,被众多国家作为重点发展的可再生能源方向之一。近年来以光伏集中电站、分布式光伏发电、光伏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热发电等形式的太阳能发电在全球范围内得以迅速发展,并被认为是未来世界能源的主体。根据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European Commission’s Joint Research Centre)预测,到21世纪末,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占到80%以上,其中太阳能发电将占到60%以上。
新加坡是世界著名的城市国家,有花园城市之称,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作为一个典型的城市岛国,新加坡国土面积仅722.5平方公里,不及上海市崇明岛,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匮乏,化石能源严重依赖进口。新世纪以来,新加坡日渐注重能源与城市的协同发展,在能效提升和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高效安全、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深深植入新加坡的城市建设和能源规划中,能源驱动城市升级变革的作用愈加突出。新加坡地处热带阳光带,有垂直日照强度大等资源优势,年平均太阳能辐照度为1580千瓦时/平方米/年,太阳能发电成为新加坡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重点方向。但作为一个岛屿型国家,土地面积有限,在发展大面积集中式光伏电站方面并不占优势。为推动城市能源绿色转型升级,新加坡近年来灵活利用国土空间,大力发展水面浮力光伏发电、屋顶光伏发电、异地光伏发电等太阳能发电产业,成为高密度城市地区开展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优秀典型。
新加坡近年来大力发展HDB政府组屋屋顶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是新加坡政府将城市规划与能源规划相协调,通过技术及设计创新破解城市可用土地不足困局,提升城市空间混合使用多重效益,推动城市建筑节能减排和绿色转型的优秀案例。本文主要介绍HDB组屋屋顶光伏的发展背景、发展现状和主要经验,以期为国内城市绿色转型和城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推广先进技术经验,实现城市碳中和与社会经济环境的高质量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一、HDB组屋屋顶光伏发展的背景条件
为解决城市住房紧张问题,新加坡于1960年成立新加坡建屋发展局(Housing and Development Board,简称HDB),专门负责保障性住房的总体规划、设计、建造和经营管理,在全国推出“居者有其屋”计划,建立和发展了独特的以政府保障性住房为主导的住房体系。
HDB组屋即是由新加坡建屋发展局负责建造和供应的保障性住房,简称HDB组屋。新加坡符合条件的公民均可申请HDB组屋,根据公民申请者的收入水平、家庭成员数量、不动产拥有情况等,HDB制定了“租购结合”、“先供应租赁、再鼓励自购”、“分级租金”等分阶段、分重点的系列政策,极大地保障了住房弱势群体的住房供应,迅速满足了大量的居住需求.。根据HDB 2019/2020年度报告统计数字,截止到2020年末,HDB组屋建设已覆蓋新加坡全境23市镇和3大分区,建造供应的组屋超过100万套,为超过80%的新加坡人口提供了住房,居民住房自有率高达90%,人均居住面积达30平方米,最大程度地保障了新加坡国民的“居所有居”。新加坡被认为是世界上解决住房问题最好的国家之一。
HDB组屋由政府统一规划设计,数量规模大,覆蓋面积广,且同批次的房屋建筑设施条件差异性小,为规模性发展屋顶光伏奠定了基础条件(图1)。
图1 新加坡杜生庄组屋的总平面图及标准层平面图
1. HDB组屋实施绿色转型
自1960年代以来,新加坡HDB组屋建设历经五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1960-1970) :快速发展阶段,缓解中低等收入群体房荒问题;第二阶段 (1970-1980):系统发展、大量建设阶段,将供应范围扩展到中等收入群体;第三阶段 (1980-1990) :改革发展、提升品质阶段,开始提供多样化及有特色的组屋区和服务设施;第四阶段 (1990-2000) :个性发展、更新改造阶段,打造高品质的居住环境和个性化组团;第五阶段(21世纪以来)科学发展、内涵提升阶段,面对新世纪诸多挑战和居民多元化需求,融入更多新的建设理念和技术。
进入新世纪以来,HDB组屋进入低碳绿色转型的新阶段,发展屋顶光伏成为降低城市建筑碳排放、促进能源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在当前全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HDB组屋进入绿色转型阶段。在保障性住房中应用绿色建筑技术,不仅能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居住品质,更能为绿色建筑推广提供规模化的支撑。自2005年推行绿色建筑标志计划以来,新加坡的公共组屋建设已经向节能、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建筑转变,大批绿色组屋不断涌现。相关举措包括:配备使用水回收装置,如屋顶雨水储存系统和洗手间节水马桶;推广节能产品设计和应用,如在组屋公共区域安装“智慧节能电灯”、外窗安装遮阳板,实施屋顶绿化等等。其中,有一项重要的措施就是加强对太阳能的充分利用,利用组屋屋顶安装光伏发电板,将产生的电能用于夜间楼道、停车场等公共区域的照明,余电还可接入电网供市民生活所用。
2. 新加坡的光伏激励政策
新加坡化石能源匮乏,严重依赖进口,因城市快速发展需要,近年来能源消费总量仍呈不断增长趋势,2018年,一次能源消费量达到8760万吨油当量。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占比最大,高达86.6%(图2)。从电力装机结构看,新加坡发电以火力发电为主,光伏发电仍处于起步阶段。截至2018年年底,火力发电机组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98.85%;光伏装机容量为156.7兆瓦,占比仅有1.15%。从发电量看,2018年新加坡发电量为52.9太瓦时,光伏发电量为0.3太瓦时,仅占总发电量的0.54%。凭借新加坡较为丰富的太阳能光照资源,大力发展光伏发电成为新加坡能源绿色转型的一种必然需要。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