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三国教育哪家强之终篇——我到底为什么留学

2022-03-08     缘分     17005

中美新三国教育哪家强之终篇——我到底为什么留学

If you can make it here,

you can make it anywhere.

“你为什么要去留学啊,我们自己国家不好吗?”

“你年纪轻轻漂洋过海去读书,是不是很孤单啊?

“你爸爸妈妈就一个女儿,还舍得送出去啊?”

“去国外以后回来是不是只能当翻译啦?”

留学三年,这些问题时常萦绕在我和父母耳边。它们很多是来自一些关怀我们的亲戚朋友,也会来自没有机会出国的人口中。因为出国留过学的人,不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对我来说,在国内这样逼仄的教育系统下,我走不出来。而留学新加坡是我通向绿洲的路。不,不只是绿洲,还有威尔士的森林,有波罗的海,坦桑尼亚的草原,也有中国的连绵的山脉。留学为我带来的,是眼界,是可能性,是无限个未来。 作为留学生,我将永远保持感恩。

“孤单吗“

中美新三国教育哪家强之终篇——我到底为什么留学

中美新三国教育哪家强之终篇——我到底为什么留学

我看着这张照片,陷入了沉思,我在想,这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事情啊,这张照片里的我们,来自五个不同的国家(韩国,中国,印度,日本,新加坡),然后在世界地图上的这个小红点上相遇了,义无反顾的成为了互相最好的朋友。我真的很珍惜和她们的友谊,不仅是因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他们教会了我太多太多,更是因为这份难得本身,这份只有新加坡这样多元化的国家才能为我带来的独特友谊。我们说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皮肤颜色,但是在一起的时候,一切的隔阂和藩篱都轰然倒下。

我不认为孤单这个词是个群像性的形容词,它是一种选择。你可以选择当个孤单/不孤单的留学生。

因为人,作为群居动物,是有着社交本能的。这一点,不会因为所处环境的变化而消退。反而,在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时,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会大大加强。作为留学生的我们,在选择克服一些事情之后,不难收获大把的友谊!或许最难的一关就是语言,掌握好当地语言是建立起自己的社交圈的基础,更是融入当地文化的门槛。所以我们一定要积极去学、去说。有时我们只是太害怕说错了,在他人面前丢脸,但你试想一下,如果一个远道而来的外国朋友说中文时不够流利,你会去嘲笑他吗? 我们实在应该对人性的善良和宽宥再更自信一些。

中美新三国教育哪家强之终篇——我到底为什么留学

既然是选择,那么不是每个人都会愿意跨过语言这一关,踏出自己的舒适圈去找外国伙伴,而是只在中国留学圈里兜兜转转。不是说只和中国朋友交往不好,但在外留学,我们总不好将自己局限在那,不去学习与其他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

那这里我就分享一些快速交到本地朋友的小tips:

1,学会singlish。就算不学会,但一定要听得懂。毕竟本地孩子日常交流都是用singlish说的,你如果听不懂,那不就很尴尬了。而且我发现singlish的简洁反而能更快的拉近人的距离,毕竟人们在交流时不必在乎语法问题了哈哈哈。

2,学会常用的缩写。这一点太重要了!就和中国年轻人一样,新加坡的朋友们也喜欢打字时用缩写。比如ttyl:talk to you later. brb: be right back, ngl: not gonna lie, tysm: thank you so much.等等。要是你和新加坡朋友在网上聊过天,就会懂啦。

3,多多参与活动。不管是班级的,学校的还是社区的,只要有一些你能贡献自己的能力、并和其他人打交道的活动,就冲吧。这样的活动往往是最能培养友谊的!因为大家会在一起头脑风暴、参加活动,basically同甘共苦。所以别放过这些机会呀。

中美新三国教育哪家强之终篇——我到底为什么留学

中美新三国教育哪家强之终篇——我到底为什么留学

“中国不好吗?”

我热爱我的国家,我也为之感到自豪。但是在中国生活和学习是两回事,我认为外国的教育方式更吸引我、更适合我,在中国的教育环境中,我却看不到未来。所以,我做出了选择,又有什么不妥呢?

而且,这里我想谈谈出国留学后我最大的一个变化。像听到“中国不好吗”这样的问题时,我再也不会斩钉截铁地说,“中国啥都好!”了,没有一个国家,一样事物,是完全的好或者不好的。对任何事物,我都开始用辩证思维去看待了,我想要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判断,而不是一味的接受他们想让我看到的东西。

中美新三国教育哪家强之终篇——我到底为什么留学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