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长认为若取消年中考试,今后可能很难评估自己孩子的进度。再说,如果将升学表现都“孤注一掷”放在年终考试上,对孩子而言可能压力更为巨大。(海峡时报)
作者 张丽苹
我国上回在国会宣布教育改革,是在2019年拨款委员会辩论教育部开支预算期间。
时任教育部长的王乙康当时宣布,从2024年起,在新加坡所有中学全面推行科目编班,取代实施了将近40年的中学分流制度。
三年后的今年,教育部长换成陈振声,他也在拨款委员会辩论教育部开支预算时作出重大宣布:从明年起,中小学将取消各年级的年中考试,腾出更多时间让学生探索学习乐趣,减少对考试的偏重。
新加坡教育部长陈振声。(Gov.sg国会视频截图)
其实,过去几年,本地的小学已陆续为小三和小五学生取消年中考试。中学也取消了中一和中三年级学生的年中考试。
陈振声说,这些试点的效果非常不错。学校教师发现,他们可以更好地评估学生们掌握了哪些知识,又在哪些方面遇到学习困难。学生们也可以将焦点放在学习上,而不是分数上。因此教育部决定将计划扩大至所有年级。
“这将腾出更多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21世纪技能,我们也将检讨课程内容与评估要求……这些改变旨在推动文化转变,学生有内在动力,激发他们全面学习并掌握技能,而不是一味担心与人做比较。”
除了取消年中考试,陈振声也同时宣布了其他四项改革的细节。这里借《联合早报》根据教育部资料制作的一张图表进行总结,就不加以赘述。
(联合早报)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家长们对这项“理应让学生们松一口气”的教育改革宣布的第一反应,不是松一口气而是忧心忡忡。
不少家长突然意识到,若取消年中考试,今后可能很难评估自己孩子的进度。再说,如果将升学表现都“孤注一掷”放在年终考试上,对孩子而言可能压力更为巨大。
对孩子们自动自发学习不太有信心的家长们认为,年中考试是必要的。如果取消了,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肯定会懈怠,到了年终考试才临时抱佛脚。然后就会发现,天哪,白白浪费了一年时间。
“年中考试除了有助于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了解他们学到什么,也能鼓励学生们养成定期复习的好习惯。”
“取消年中考试但没有取消年终考试并不妥,因为这意味着将少了一个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弱项在哪里并为他们提供支援的环节。一个更好的做法是将年终考试分为一年四个小考,每场考试占比25%。”
有持反对意见的家长,自然也有支持这个政策的家长。
以下网民说,考得好并不代表学生都将知识百分百吸收了。
“我支持这么做。考试并非评估学习的唯一或者最佳方法。我身边有那么多人华文科考到A,但是一踏进中餐馆却完全无法点餐。为了考试而死记硬背,跟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完全是两码事。”
“你们这些家长啊,只要不老是忙于其他事物,花些时间与孩子在一起,肯定会清楚孩子们的进度。所以请不要再摆出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总是希望学校和体制能帮你办妥一切。你的孩子成功与否,是家长的责任,不是学校、不是教育体制,更不是社会的责任。”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