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医生趁空隙赶回家吃晚餐,看看家中的妻子小孩,然后又急匆匆赶回诊所。
直到晚上9点40分,林医生才终于看完当天的最后一位病人,该名病人前后等待了长达1个小时又15分钟。
疑似确诊冠病的病人在户外通风处等候看诊。(海峡时报)
据统计,诊所当天一共为大约80位病人看诊。比起诊所人潮还未爆增时的50至60名病患,多出不少。80名病患当中,有50人出现了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
早上8点半开业的诊所在晚间近10点关门。(海峡时报)
满脸疲惫的林医生告诉《海峡时报》: “我很高兴终于结束了,我可以回家睡觉,为明天准备了。”
“如果我感到疲倦,我就告诉自己,看一个是一个。如果我能多看一个病人,我就能多让一个病人变得快乐和健康,这就是支撑我继续做下去的动力。”
林医生也说,尽管一些只是轻症的病患前来看诊,增加了诊所的工作量,但他并不会责怪他们。他能理解有些自行检测呈阴,但出现症状的人只是为了实践社会责任而求医,也有人是由于不知所措或担心传染给家中婴儿或年长者而求诊。
“换作是我,我可能也会这么做。”
本地诊所人潮趋缓
无论如何,令人稍感宽慰的是,随着冠病确诊病例增幅趋缓,求诊人潮和候诊时间已明显缩短。
据《联合早报》报道,东北医疗集团首席医疗长吴治健医生指出,该集团旗下诊所在几周前的高峰期每天有200多名确诊病患求诊,候诊时间可达90分钟。
不过,过去一周的看诊人数已经比高峰期减少两三成,候诊时间也已缩短至30分钟。
另一家Siglap诊所的蔡添荣医生亦表示,看诊病患较数周前减少四五成,候诊时间也从一小时缩短至15到30分钟。
本地诊所人潮过去一周来已大幅减少。(联合早报)
吴治健医生也说,本地其实有超过95%的求诊病患状况良好,可以居家康复。
蔡添荣医生则指出,尽管索取病假单的病患已大幅减少,但仍有人索取康复证明,因为这么一来就能计入官方确诊记录,日后出国可豁免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PCR),而且无须接种疫苗追加剂。
联合领导政府跨部门抗疫工作小组的贸工部长颜金勇上周五(4日)在国会表示,新加坡近日的疫情已经稳定下来,但在进一步开放前,当局仍需持续观察情况。
“或许你认为我们已经接近峰值,但任何事都有可能会发生。”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