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节特辑:新新女性自强手册(下)

2022-03-10     缘分     24197

女王节特辑:新新女性自强手册(下)

生活从来不是只有一个样子,

女人更有不同的面貌与潜能。

随着社会的进步,

今日的新新女性越走越强势。

强,不在于威权、傲慢、

霸气、强横;

而是智慧、自信、从容、独立。

昔日女性在社会无形框架下

被制约机会;

今日的她们多了选择的权利。

她们可以选择家庭、

也可以选择事业,

但更多人选择游走于两者之间。

她们忠于自己想要的生活,

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路长,没关系,重要的是走对;

跌倒,也无所谓,

关键是要懂得爬起。

这一期的《华汇》专题,

走访不同类型的新移民女性,

她们融入生活,她们关心社会,

活出自己的个性,演绎精彩的人生。

舒然:积极推广本地文艺发展

女王节特辑:新新女性自强手册(下)

“以内心的 驱动力 ,促使自己每日反思,在思想、人格、精神上独立自主。”

在北京经营文化贸易20年的舒然(永久居民,原籍江西)来新加坡之后,开启了她的第二人生——专注于诗歌创作,她说,这是她在新加坡生活的启发。

“新加坡作为我的第二家乡,在扎根的同时,也打开我的观察与思考能力。”文艺创作不是新加坡的主流事业,舒然没试探文创风气的深浅就摸著石头过河,凭的是一股热情。“其实,我没想过把它当成生意来做,只是在这里接地气的生活启发了我,便想用诗歌来记录自己扎根的心路历程。”

平日她都将所思所想记录在手机上,走过的风景,遇过的人,来自生活的体验都是一首首诗。去年,因疫情引发的思考,让她诗情大发,还荣获2020首届紫荆花诗歌奖暨全球抗疫诗歌公益大赛二等奖。

舒然创作量旺盛,诗作散见于海内外报章期刊,包括本地的《联合早报》《新加坡文艺》与《赤道风》等,并获奖无数,包括“2019年度华语诗歌春晚“十大华语诗人、“2020年国际诗歌文化交流奖“等。可她觉得最有意义的还是她写的一篇关于新加坡语的散文,在网络上引起新加坡文化界人士的共鸣,甚至有人用作品配搭她的散文,进行二度创作。

舒然也通过诗歌创作衍生许多活动,例如在2017创办了朗诵俱乐部,请名师在线传授朗读技巧;随后,她更成立了团队专门制作诗电影并上载到网络各大媒体上。

“我联系了不少本地诗人,尝试地将他们的作品制成视频,另请朗诵家朗读,作品经过文字、声音、画面等整合与混剪,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本地学者诗人陈剑看了她的制作后,即刻下单让她的团队负责制作20多个作品。

女王节特辑:新新女性自强手册(下)

舒然邀会讲华语的印族女孩上春晚诗歌朗诵会,以突显新加坡的多元文化。舒然除了写诗,也从事艺术创作,参与新加坡的艺术展览。

此外,她也不断为诗人、朗诵者开拓发表的平台。今年2月,她受邀担任春晚诗歌朗诵—新加坡会场的总策划,集合新中两地的文创人才,以诗歌形式将新加坡不同阶段的历史文化发展搬上舞台。节目在中国平台“原点”直播,在线观看人次达到360万多人,增添了她对本地文艺发展的信心,“新加坡诗歌作品一直被忽略,而且没有公开朗诵过,这么大的浏览量,大家感到惊奇之外,也很欣慰。”

TWpBd01UbzBNV1F3T2pnNk56Z3laVG82TVE9PQ==

她接下来将推出第三本诗集《镜中门徒》和一部双语诗集《陌上桑》。

曾小耘:不运动的女孩攀上巅峰

女王节特辑:新新女性自强手册(下)

真诚 ,纯粹而坚定地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尽所能为群体创造价值。”

曾小耘(新公民,原籍四川)从小就不是爱运动的人,可她在9月成功攀上海拔8163米的马纳斯鲁峰,即世界第八高峰,并成为第一个登顶成功的新加坡女性。从不运动的体质到登山运动员的水平,她花了四年时间做高强度的训练。

曾小耘在高中时获政府全额奖学金到新加坡读书,大学就读南洋理工大学数学系。念大学时她就通过穷游方式到各地探索新鲜事物,和不同族群不同阶层的人交流。毕业前,她参与了非洲坦桑尼亚一个志愿工作,让她有机会攀登海拔5895米的乞力马扎罗山,自此与登山结缘。从2015年至今,这名商务软件公司的全球策略及规划项目经理,已先后登上了5000-7000级别的数十座山峰。

成功不是一两天成就的,她也曾因经验与体能不足而放弃登顶,为此她为自己设定一个训练目标,“我大致上安排一周跑两天,力量训练一天,拉伸一天,周末两天去爬山,只留一天休息。”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