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越来越大

2022-03-14     缘分     35895

18282022,从分散到整体

不仅方便进行产业园区整合,还节省了运输转换的人力财力

新加坡,越来越大

裕廊岛成为了新加坡的炼油基地,新加坡的原油加工产业在随后二十年间迅速腾飞。2008 年,新加坡已成为全球三大石油贸易和炼油中心之一。

除了裕廊工业区之外,新加坡的樟宜机场也是新加坡利用填海造地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成就。1975年6月,为建造樟宜机场而开始的首次填海造地面积就超过5200万平方米。最终,樟宜机场第一期工程通过填海造地生成了870公顷新的土地,使总场地面积增加到1300公顷。

80年代后,新加坡几个比较著名的填海造地区域

樟宜机场更是大多数人到达新加坡的第一站

新加坡,越来越大

1981 年,樟宜机场正式启用并在随后这四十年间迅猛发展。如今的樟宜机场已经成为拥有4个航站楼和1个综合体的亚洲航运枢纽。2019年,樟宜机场的吞吐量就超过了6800万人次,并连续8年被英国Skytrax公司评为全球最佳机场。

集美貌和实力为一体的樟宜机场

是亚洲最大的交通枢纽之一

(图:shutterstock)

新加坡,越来越大

象征着现代新加坡的滨海湾地区(Marina Bay)的形成也得益于填海造地。在1960年代初期,新加坡开始通过填海造地延伸位于新加坡河入海口附近的CBD。

60年代填海,70年代盖房,一步一步搭建起CBD

(图:壹图网)

新加坡,越来越大

1992年,滨海中心和滨海南部的填海造地项目完成,包括360公顷(890英亩)的海滨开发项目;新加坡河口也改道流入滨海湾,而不是直接流入大海。

新加坡河口周边聚集著新加坡的“国之精华”

新加坡,越来越大

滨海湾填海工程在新加坡中央商务区附近增加了重要的滨水土地,为知名商业、住宅、酒店和娱乐房地产项目提供了发展机会,比如举世闻名的新加坡滨海湾金沙酒店以及金沙赌场。在疫情前每年能吸引5000万游客的滨海湾花园(Garden By the Bay)也坐落于此。

滨海湾是新加坡高端商业和城市绿化的模板

众多游客流连忘返之地其实都是填海造出来的

(图:壹图网)

新加坡,越来越大

沙子危机

新加坡填海造地的主要原材料有两种:沙子和垃圾。

新加坡狭小的国土显然不足以提供足够的沙子用于支持填海造地,它只能通过进口沙子来满足建设需求。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统计,新加坡在2014年就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沙子进口国。

古代虽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的神话

但现代填海就是机械化和沙子

(图:壹图网)

新加坡,越来越大

随着工业原料在全球范围内的紧缺,许多国家纷纷开始限制沙子的出口,新加坡的“进口沙”之路日益崎岖。早在1997年,马来西亚就宣布禁止出口沙子;2007年,印度尼西亚颁布了一项禁止向新加坡出口沙子的专门禁令,而当时新加坡90%以上的进口沙子都来自印度尼西亚;紧随其后颁布沙子出口禁令的是越南和柬埔寨。

沙子的用途广泛,正规渠道里一直是供不应求的

走私渠道则更多是非法采砂所得,对环境的危害极大

(印尼采砂 图:壹图网)

新加坡,越来越大

新加坡,越来越大

除了沙源紧缺之外,采砂工作对河岸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性、对渔业和生态旅游业的负面影响,也是促使许多国家限制采砂行为的原因。沙子扭曲的供给关系还催生了层出不穷的“沙子走私”案件,新加坡周边许多国家的官员被指控参与沙子走私和收受贿赂。

现在的国土面积比200年前增加了大约25%

这些和大海争地盘的沙子大部分都是依靠进口

(图:壹图网)

新加坡,越来越大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