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越来越大

2022-03-14     缘分     35924

而另外一个原材料——垃圾,其获取方式简单得多,在上世纪90年代,新加坡就开始利用废物和土混合进行填海造地。1989年新加坡环境部宣布开发海上垃圾填埋场的概念,并选择了新加坡南岸的两个小岛作为修建地址。1999年,世界上第一个完全在海上的人造近海垃圾填埋场——实马高海上垃圾填埋场,在新加坡诞生。

1995年,实马高岛开始建设垃圾填埋场

但这不同于传统的垃圾填埋场

而是用焚烧灰填出人造岛屿又搞了个“自然保护区”

(图:Google earth)

新加坡,越来越大

体量还是很有限的,用不了太多年了

(图:Google earth)

新加坡,越来越大

环境问题

除了想尽办法扩充国土面积,新加坡政府还要直面填海造地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填海造地对于新加坡海岸的红树林而言等同于“灭顶之灾”。和莱佛士登陆新加坡时相比,新加坡的95%的红树林都已消失。

20世纪之前新加坡的红树林已经大规模退化了

早期建立的红树林保护区,之后也因经济发展和填海需求而被废除

现今红树林大多集中在北部的柔佛海峡沿岸,不过也非常碎片

(图:壹图网)

新加坡,越来越大

1819年新加坡的红树林面积预计为7500公顷,而2011年新加坡的红树林面积就只有6.59公顷,并且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北部未被深度开发的地区。

1991年之前的红树林覆蓋面积

和近些年的对比也是很触目惊心

新加坡,越来越大

新加坡,越来越大

沿海地区的土地开发还引发了新加坡珊瑚礁的损失。新加坡周边曾经有60多个近海岛屿和斑礁,其中大部分位于新加坡大陆以南。自1970年代中期以来,大陆以及南部近海岛屿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填海造地工程,许多岛屿的礁滩都被填海至礁坡,许多珊瑚礁生物因填海而窒息,而其他生物则因水浊度增加而受到严重影响。自1986年以来,新加坡的大多数珊瑚礁已经失去了高达65%的活珊瑚覆蓋。

以环境优美,气候宜居而闻名的新加坡

同样也面临着严重的生态问题

(图:Flickr)

新加坡,越来越大

新加坡,越来越大

填海造地还导致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之间的领土争端。2003年,马来西亚还针对新加坡在柔佛海峡(the Straits of Johore)两端的填海造陆项目向联合国提起了投诉,声称新加坡侵犯了马来西亚的领土主权。而新加坡随后则提出了对马来西亚在柔佛州的填海造陆项目“森林城市”的投诉,致使该项目于2014年被迫停止。

共用一条海峡,你填我也填,谁也无法阻止谁

马来西亚还是坚持建了个缩小版的“森林城市”

(图:shutterstock)

新加坡,越来越大

新加坡,越来越大

永无止境的填海造地显然行不通,于是新加坡开始对现有的土地进行整合与再利用。

2013年新加坡的城市重建局发布了“大南部滨水区改造计划”(Greater Southern Waterfront)。从新加坡西部的巴西班让(Pasir Panjang)到东部的滨海东(Marina East),包括长达30公里的海岸线和2000公顷的土地,这其中就包括许多利用填海造地创造出的工业区。此前提到南岸四个港口合并搬迁至大士港正是该计划的一部分。

大南部滨海区的面积可达到滨海湾地区的六倍

在规划思路和建设方式,目标功能上来看

就是奔著扩大的滨海湾去的

新加坡,越来越大

大南部滨水区的发展目标是成为新加坡人未来居住、就业和娱乐的城市新门户

填海造地为新加坡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机会。这个热带岛国的国民们,带着永不服输的精神为自己创造了土地,创造了堪称“奇迹”的新加坡繁荣。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