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小印度猎奇:形形色色的人、食物和意外的风景

2022-03-20     缘分     29236

新加坡小印度猎奇:形形色色的人、食物和意外的风景

新加坡小印度猎奇:形形色色的人、食物和意外的风景

小印度的花摊。(叶孝忠摄)

作者 叶孝忠

印度参加候丽节(Holi Festival,也称为洒红节、胡里节等)一直是旅行者不想错过的旅行体验。

就像泰国的泼水节,候丽节泼的是五颜六色的粉末,是隆重的节日,也是一场奔放的狂欢。前天(3月18日)是印度举国欢腾的候丽节,人们互相喷洒颜料,庆祝正义战胜邪恶,迎接春天的到来。

新加坡小印度猎奇:形形色色的人、食物和意外的风景

印度今天(18日)大事庆祝侯丽节。(法新社)

过去几年本地也有庆祝侯丽节的活动,但也应该因为疫情缘故而暂停。要感受印度生龙活虎的颜色,也可以到小印度做个小旅行,色彩不止能取悦眼睛和手机,也能从中了解印度文化。

每次经过巴弗罗路(Buffalo Road)的花摊,都会被谢栋的手艺吸引,短短几分钟内他就能编织好漂亮的花串。

新加坡小印度猎奇:形形色色的人、食物和意外的风景

(叶孝忠摄)

如果你听过他用流利的淡米尔语和客人沟通时,会更惊讶,特别是淡米尔语在不少新加坡华人心中的认知只停留在我国四大官方语言之一。一些新加坡人也只会一句淡米尔语Vanakkam(小时候听淡米尔语新闻主播时学的)。

旅行的乐趣之一,就是和形形色色的人聊天,了解他们的生活,也能对自身所处的城市有更深入的体会。

谢栋来自安徽,15年前来到新加坡,就在小印度的商店工作至今。抵新一年后他在老板的安排下开始学习并编织印度花环,两年内就掌握了淡米尔语。

“每天学一点,那么长时间了也都学会了。”

谢栋稀松平常的说。

在各地文化中,色彩从来不单纯只是色彩,各有各的寓意。

在印度花摊上经常可见金黄色的金盏花、菊花等,而黄色在印度文化中有多重含义,代表了胜利、纯洁,甚至有辟邪的作用,而染成蓝色的花朵则是用来献给毗湿奴。深受印度教信徒崇拜的毗湿奴拥有蓝色的肤色,象征了天和地。

新加坡小印度猎奇:形形色色的人、食物和意外的风景

谢栋来自安徽,15年前来到新加坡,就在小印度的商店工作至今。(视频截图)

鲜花在华人和印度人文化及习俗中都有一席之地。

同样的花,在不同民族眼中则有不同的意义。被华人视为避忌的菊花,在印度教徒的庆典和宗教仪式上经常使用,它可以代表着长寿、喜悦和忠诚。

谢栋在编织一个红色和白色的花环时说:印度人还会在葬礼上使用红色的花。问及工作的禁忌,谢栋说:

“每天早上一定要冲凉,清洗干净后才能工作。”

这是编花者的必须遵守的日常仪式。 旅行最好玩的体验之一,就是和形形色色的食物打交道,通过味蕾来感受本地越来越多元及混杂的文化。

来到小印度自然不能让味蕾闲着。走入永远热闹的竹脚熟食中心,有选择恐惧症的人会更心烦意乱,这里也能品尝到不少其他地方少见的南亚美食。

Raja Bojun Sri Lankan Food售卖家常风格的斯里兰卡美食,比如经典的黑胡椒炖鸡,还有酸酸甜甜辣辣的青芒果咖喱和炒香蕉花,这家本地少见的斯里兰卡小贩美食,每天中午都会有人龙。

新加坡小印度猎奇:形形色色的人、食物和意外的风景

Raja Bojun Sri Lankan Food售卖家常风格的斯里兰卡美食。(叶孝忠摄)

新加坡小印度猎奇:形形色色的人、食物和意外的风景

酸酸甜甜辣辣的青芒果咖喱鸡。(叶孝忠摄)

小贩中心里也有不少摊位售卖Appam,这是斯里兰卡人热爱的早餐。

Appam类似煎饼,采用发酵的面粉及椰浆制成,造型像碗盘,还能加蛋、或芝士或巧克力等,较为传统的吃法是沾椰奶和棕糖。

新加坡小印度猎奇:形形色色的人、食物和意外的风景

类似薄煎饼的Appam。(叶孝忠摄)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