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事造成全球粮食短缺,受冲击的亚洲国家如何应对?

2022-03-21     清禹     24977

俄乌战事造成全球粮食短缺,受冲击的亚洲国家如何应对? 俄乌战争爆发以来,全球多国的油价及农产品价格都火速上涨,最令人担忧的是,战事一天不结束,粮食安全与短缺问题,是否会持续恶化?

红蚂蚁先前曾整理过俄乌出口的小麦、玉米、葵花籽等谷物如何冲击新加坡。实际上亚洲多国的情况也近似,有些国家开始转向其他国家进口粮食;有些则出台多项措施来降低通胀带来的影响,还有一些能够“自给自足”的国家目前暂未受到太大影响。

印尼 问题:长期从乌克兰进口小麦

方案:转向从阿根廷、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进口

俄乌战事造成全球粮食短缺,受冲击的亚洲国家如何应对?业界人士指出,目前印尼小麦的供应问题并不严重。(彭博社)根据印尼贸工部数据,乌克兰是继澳大利亚之后,为印尼供给最多小麦的国家。去年,印尼从乌克兰进口逾300万吨小麦,占该国整体进口量的26.8%。

印尼面粉制造商协会执行董事拉娜(Ratna Sari Loppies)告诉《海峡时报》,随着乌克兰局势升级,至少八个装有160吨小麦的货柜滞留当地。

然而拉娜认为,目前印尼小麦的供应问题并不严重。

“我们还有其他进口来源……(面粉)不仅仅依赖一个国家,企业也不会只向一个供应商购买货源。”

据印尼贸工部透露,在价格竞争力上,阿根廷、美国、澳大利亚、印度,以及加拿大的小麦,与乌克兰的不相上下。

不过拉娜指出,在俄乌战事结束前,印尼小麦的价格肯定会因多方因素而上涨,包括2019年及2020年收成失败、货币波动以及因疫情而导致运输费用增加等因素。

印尼总统佐科上周曾警告,乌克兰战事会影响印尼国内价格的稳定。全球粮食价格激增,包括小麦价格以及因疫情导致的运输货柜短缺问题,会使国内物价承受更多压力。

马来西亚 问题:肥料及动物饲料价格上涨,鸡只和鸡蛋更贵

方案:政府实施价格管制

俄乌战事造成全球粮食短缺,受冲击的亚洲国家如何应对?有鉴于长期使用进口鸡饲料,马国鸡只价格也随着波动而上涨。(彭博社)马国的家禽业严重依赖其他国家的饲料。当中有超过九成的饲料是从乌克兰、巴西以及阿根廷等国进口。

以2020年为例,马国政府就拨出46亿令吉(下同,约15亿新元)进口动物饲料。

有鉴于长期使用进口鸡饲料,鸡只和鸡蛋的价格也随着波动而上涨。马国政府不得不实施价格管制,减低对消费者的影响。

国内贸易和消费者事务部长亚历山大·南塔·林吉告诉《海峡时报》,俄乌战事的持续无疑会影响马国农业材料的供应量,“但作为第一步,政府正从其他国家寻求货源”。

他说,马国政府正从泰国、中国及中亚等地,为小麦、食用油、玉米、肥料,以及麸皮等“补货”。

除了管制价格,马国也为制造商提供补贴,缓解他们的成本压力。亚历山大说,政府承诺提供5.28亿令吉的补贴,助养殖家禽的农夫稳定鸡只和鸡蛋的价格。

政府也拨出2亿令吉,帮助居住在农村及外岛的居民减少必需品的价格。另外,还分别拨出4亿令吉及4000万令吉来稳定食用油及面粉的价格。

泰国 问题:生产及制造成本或将转嫁消费者

方案:政府管制价格、拟出台救济措施

俄乌战事造成全球粮食短缺,受冲击的亚洲国家如何应对?泰国茉莉香米价格持续攀升。(海峡时报)在从经济疲软及受疫情冲击的困境中复苏之际,泰国的茉莉香米、棕榈油、橡皮以及生猪的价格已持续攀升。泰国上个月的通胀率已高达5.28%。

俄乌战争爆发后,泰国政府就密切关注全球油价及原料价格,以确保国内消费产品价格的稳定。商务部也正在密切留意快熟面、猪肉及鸡蛋等18种食品的价格。

来自泰国研究发展机构的Dr Kirida Bhaopichitr说,价格估计无法持平太久。

“目前,战事对泰国的冲击仅限于交通业、农业及动物饲料领域。但我们已经看到整体生产价格指数在飙升。生产商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是迟早的事。”

当地已有不少生产商,例如罐头食品制造商要求涨价,但尚未获批准。涨价的理由是:不锈钢的价格因俄乌局势已上涨四成。

自从俄罗斯暂停出口肥料后,全球肥料价格也快速飙升。数据显示,泰国本月份的肥料价格同比翻倍。去年,泰国有约一成的肥料是从俄罗斯进口,其他货源来自加拿大、中国,及中东等地。

面对全球油价上涨,泰国政府也为国内柴油价格实施管制,截至5月底前,每升柴油将维持在30泰铢(新币约1元2角)。泰国政府下来将出台更多救济措施。

菲律宾 问题:油价及米价上涨

方案:解除防疫管制,恢复国内生产量来抵消战事不利影响

俄乌战事造成全球粮食短缺,受冲击的亚洲国家如何应对?今年初至今,菲律宾的汽油价格持续上涨。(法新社)论直接贸易,俄乌局势对菲律宾的冲击不大,充其量只是造成小麦进口减少。联合国的贸易数据显示,菲律宾向乌克兰和俄罗斯购买总值2.4亿美元(约3.25亿新元)的小麦,仅占菲国每年进口额的一小部分。

最直接的影响是来自全球各地的汽油和能源价格上涨,以及紧跟其后的食品价格增加。

今年初,菲律宾的汽油价格已持续上涨,从约60比索(1.55新元)升至上周的90比索,并即将升至100比索。

此外,全球市场的肥料价格上扬,也提高了当地食品生产成本,推高米价。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