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匣子已找到一个!解读东航客机垂直坠落疑团,了解新加坡和中国专家如何推测

2022-03-24     缘分     34348

不过王亚男指出,像MU5735处于8000多米正常巡航高度的客机,发生结冰的可能性极小。

不能排除恶劣天气 导致客机坠毁

《航空杂志》原主编周日新接受《新京报》访问时则认为,事故在山区发生,不能排除由突发的气象变化引起。“山区会有突变的气流上升下降,术语叫风切变,气流垂直上下,飞机就没法控制了。”

事故发生四小时前,梧州气象部门曾发布消息称,“受较强冷空气和切变线共同影响,21日夜间至22日,全市有中雨,局部大雨到暴雨,并伴有短时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一名有25年执飞经验,不愿具名的民航机长也认为不能排除其他紧急意外因素的可能性。2002年的大连“5·7”空难就是因为机尾着火,旅客们都往前跑,导致飞机一下失控。他说:“尤其是737这种机型,重心在机翼和机身交接的地方,如果飞机失去重心下坠,是拉不起来的。”

MU5735昨天坠落到2263米的高度后又短暂爬升到2621米才直线坠落。这是否说明飞机师有试图控制客机和挽救局面?飞机师一般在面临这样的危机时是否懂得如何反应?

受访专家认为这部分必须是调查重点。他说,在一般情况下,飞机师都应受过严格训练,若飞机功能可以正常操作,没有外部因素干扰,机师应能够及早识别飞机进入俯冲姿态,并知道如何通过飞行改正措施(Upset Recovery)使飞机恢复正常飞行状态。

单从数据来看,客机有短暂复原才再次失控,不过是什么原因导致客机的第二次骤降,他认为目前还难以下定论。“可以是技术性或人为因素,这都只是猜测,等黑箱找到了真相才能大白。”

客机俯冲姿态或和升降舵有关

黑匣子已找到一个!解读东航客机垂直坠落疑团,了解新加坡和中国专家如何推测

不过他认为,MU5735的俯冲姿态意味着有理由相信,客机的坠毁和升降舵有关。

他说:“一架客机的俯仰运动由机尾的水平稳定器(Horizontal Stabiliser)和升降舵(Elevator)控制。当飞机师想让飞机上下俯仰时,他可以通过驾驶舱里的操纵杆或控制杆来移动升降舵。所以对于一架向下倾斜这么多的飞机来说,这可能与升降舵和水平稳定器有某种关联。问题是,这是否由不受控的技术故障引起,还是飞机上的操作失误?这个我们需要黑箱给出更好的线索。”

飞机俯冲时人体会有什么反应?

受访专家形容,那种感觉就像在坐“极端过山车”,对机上的人而言会很恐怖,存活的概率也渺茫。

“由于重力(G-force)很强大,一些乘客可能会昏过去,一些人可能极度不适。”

当飞机平飞时,飞机承受的重力为1G。当飞机急转弯、螺旋转弯,或大幅度俯冲时,飞机承受的重力则会大大增加。飞机不断加速并达到终端速度(terminal velocity)时,机上乘客会丧失视力,对周围事物丧失感觉,陷入昏迷。机身会因为无法承受重力而解体。客机能承受的最大重力是3.5G。

胜安航空185航班1997年12月19日从雅加达飞往新加坡途中,坠毁于印尼苏门答腊巨港(Palembang)附近河中。该班机当时就以超过每分钟1万米的速度急速俯冲下坠,并于空中解体,机上无人生还。

由于事故发生之前机上的座舱通话记录仪和飞行记录仪都已停止工作,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推断是人为关闭仪器,飞行员蓄意让飞机坠毁。印尼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则认为缺乏足够证据判定失事原因。

东航空难的后续调查

黑匣子已找到一个!解读东航客机垂直坠落疑团,了解新加坡和中国专家如何推测

(新华社)

中国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3月22日晚上9时在新闻发布会上通报搜救工作进展时表示,尚未发现机上幸存人员,“事故飞机损毁严重,调查难度很大”。鉴于调查工作刚刚开始,以目前掌握的信息,当局还无法对事故原因有一个清晰的判断。

中国民航局也在22日发出通知,下令开展为期两周的行业安全大检查,加强民用航空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

另外,中国民航局也会向东航调阅此次失事航班的档案,向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获取相关文件,为后续调查准备素材。

调查会从飞机的制造环节、运营使用环节、维护保障环节等方面展开,全面评价这次事故所涉及到的所有技术和人为要素,进而做出最后结论。

学者:不单看维护成本 须从整体看待航空公司

有中国自媒体将东航2021年中报告里提到的“加强成本费用管控”与此次事故联系在一起,但据上市公司年报数据,2021年维修成本较2019年增加了12%。

对此,淡马锡理工学院航空管理与服务工程学院高级讲师何德安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须从整体看待航空公司,而不是只看维护成本。譬如接收一大批新飞机、退役一批老飞机,维修成本就会下降。“查看航空公司对维护的重视程度的更好方法,是查看它在维护方面的花费比率。东航在这方面其实与全球大部分航空公司一致。”

一名熟悉飞机运作,但不愿具名的专家也表示,航空公司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与其重视飞行安全的程度,并无直接关系。

“民航飞机维护的生态系统受严格监管,有一套标准须遵循,不像汽车车主,即使不按照厂商建议的日程为车子做维护,后果也没(飞机)那么严重。”

这名专家说,中国民航局事实上对飞机维护的要求非常具前瞻性。但他提醒,即使在飞机维护上投入巨大,地面维修人员仍有出错的可能。

此次失事客机机龄不足七年。这名专家指出,飞机维护期间,须经过多层的排查,达到可安全飞行的标准。全球航空公司与飞机制造商之间的反馈渠道也非常完善。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