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两种不必用到核能发电的情境
无论如何,根据《迈向能源转型2050》,核能发电仅有在未来能源发展三种可能情境的其中一种情境,才有必要采用。
报告提出的另外两种情境则无需采用核能发电。
一、全球紧密合作对抗气候变化,同时能源科技进展顺利。 这是最理想的情境。
在此情境下,新加坡能顺利地去碳化,并拥有多元的电力来源。
其中,在全球紧密合作,地缘政治危机受控下,进口电力将是本地能源的最大来源。
目前,我国已研拟向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国进口电力,同时计划加入本区域的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电力整合计划。
与此同时,受益于全球能源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加坡也能大量采用氢气发电技术。
新加坡届时可以完全放弃天然气发电。目前,本地有95%的电力来源为天然气。
全球紧密合作,能源科技发展到位情况下,我国的电力来源分布。(迈向能源转型2050)
二、全球紧密合作对抗气候变化,但能源科技进展迟滞。
这是相对次之的情境。
在这个情境下,全球为对抗气候变化通力合作。
但由于全球经济从冠病疫情中恢复的时间较长,全球投入干净能源研发领域的投资将会有所延缓。
因此和第一种情境相比,氢气发电的比重较少,进口电力的比例必须提高,同时我国仍须保留一定数量的天然气发电。
全球紧密合作,但能源科技发展迟滞下,我国的电力来源分布。(迈向能源转型2050)
发电成本势必随能源转型而提高
最后,不论是哪种情境,不论是否用到核电,本地民众最为关切的,恐怕还是电费会不会更贵?
能源2050委员会的答案并未让人太意外:
会!
报告指出,消费者和本地企业必须做好准备支付更高的电价。
报告建议,现行的电价固定费率模式有必要在未来转换,消费者的用电习惯也必须改变,例如避开在尖峰时刻用电及采用智能电力管理系统等。
报告强调,若要确保能源系统更加可持续和可靠,在能源转型过程中,成本上涨将在所难免。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