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家庭也是有很神秘的一点,他们同住的房客不停换,都是年轻的印度男人,疫情期间也拉着行李箱以2、3个月一次的频率,来来回回换。一度我都以为是一个印度公司租下来对面的房子,印度夫妻是主管,而不断变换的印度年轻男人是外派工作人员。
直到他们搬走,我们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做什么职业的。不过我们推测应该是宗教界人士,太虔诚了有木有!香烧那么多,每天我的眼睛都被熏得流眼泪好几回
他们家的作息也很奇怪,早上起床超晚,小娃常常快中午甚至下午才送去上幼儿园,晚上都10点多钟了,才听到他们叮叮当当开始煮晚饭,孩子笑闹的声音不时传来……
女主人很贤惠,常逛湿巴刹
菲律宾艺术家一家
我们最早搬到这间公寓的时候,对面是一家菲律宾人。男主人是一位头发很长的艺术家,虽然他很绅士很礼貌也很低调,但我们还是观察出来,住在同一屋檐下的2位女生,一位丰腴一位纤细,应该都是他的妻子。(是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就不知道了。)
他的3个儿女,从相貌和两位女士的亲密程度,以及称呼,也是能看出来有着不同的妈妈。不过,他们话很少,说话也都很轻,没有听过他们讨论类似问题。
这个家庭,关系似乎很和睦,甚至没有听到过他们家有大声讲话这件事。男主人几乎每天都在家,偶尔出去购物,客厅里空空荡荡的,玩具也很少。
3兄妹,倒都是热情的小孩子,也都特别有礼貌。我女儿是个小婴儿的时候,就常常爬到门口,看着对面的3个孩子在公共走廊席地而坐,一起玩桌游。
我女儿长到2岁多,对面已经上小学的2个大孩子,就开始招呼她一起玩。不知道是觉得小小娃可爱很有耐心,还是这俩孩子特别擅长带小孩子,年龄差距那么大,竟然每次能在公共走廊一起玩至少半个小时,有时候甚至玩2个多小时。
我在屋里看他们一起玩,3个娃带着我女儿唱歌、陪她说话,教她游戏,堪比幼儿园老师。我也是超佩服他们了!
后来,他们要移民到加拿大了,小朋友们之间相约要办一个游泳派对,小区里10来个小朋友都到楼下游泳池给她们送别。我带着2岁多的女儿,拿着拍立得给他们拍了很多照片,用丰盛的水果和哈根达斯冰淇淋,给他们的派对添了一点甜蜜。
作为一个社恐老母亲,这已经是我最大的努力了。最终,我还是连对面邻居的家庭关系都没有完全搞清楚
临走的时候,孩子们互相拥抱,小哥哥小姐姐还送了一架钢琴八音盒给我女儿作纪念。希望这一家在加拿大也能平安顺遂吧。
已经被小娃玩旧了,支撑杆换成了小马宝莉……
从马来西亚来的新邻居:说英文的丈夫和说华文的妻子
最新的对门邻居,是一对从马来西亚来的小夫妻,一般来说马来人和华人极少通婚,但是看他们夫妻二人的关系应该还不错。每天欢声笑语的一家,也是很典型的快乐马来人了。
摆放在走廊的植物也养得极好——尤其是跟我家想起来才浇一次水的那几棵相比……
示意图
和我们一样,他们居家办公的桌子极大,放在了客厅。
只是,一般人都怼窗放办公桌,他们因为窗下铺了垫子给两个1岁和3岁的孩子玩,整个大客厅都摆满了娃的东西,办公桌就怼门放了……所以我们就能清晰地看到,他们家华文说得极好的女主人是工作主力,常常长在办公桌上敲电脑。
带娃主力是说英文的男主人,每天开开心心用新加坡现在超流行的大推车,推著2个孩子出去玩、去幼儿园、去买菜……
昨天,他们家来了一位老人,看穿着应该是外婆,看到我们回家,就很温和地招呼:下班了呀~
听这句话,我下意识的扬起笑脸,回复了一句,是呀!
那时刻,仿佛一下就回到了我出生的那个中国四线小城市,从巷头走进去,就看到坐在门口摘菜的邻居阿姨,一脸笑意问:放学了呀~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