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抗疫思路是如何转变的

2022-03-26     缘分     26246

到了马来西亚海关,递交了文件证明,做完抵达后的抗原快筛测试后,走出海关,黄伟刚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家就在眼前了。

黄伟刚从路边等候的车辆中一眼就看到了父亲的红色轿车。这次回马来西亚,黄伟刚只告诉了父亲一人。一方面因为不知道最终是否能够成行,另外也希望如果真的能够回家可以给母亲和妹妹一个惊喜。

“我想看她们脸上的表情。因为这种场合一辈子也很难遇到啊。”黄伟刚笑着说。回家的路上,他顺路先去办好马来西亚的手机SIM卡,原来的卡因为他两年没有回国早已失效。

回到家,妹妹还在睡觉。黄伟刚悄悄摸进她的房间突然打开灯。“听到妹妹惊叫声的那一刻,觉得好开心。”他笑道。

母亲则要六点才能下班回家。父亲就带着黄伟刚去以前常吃的店里饱餐一顿。父亲平时沉默不多话,但是黄伟刚这次回来却带他去买了所有他爱吃的马来西亚美食。

晚上六点多,母亲走进家门后见到黄伟刚的那一刻是他期待已久的“惊喜巅峰”。父亲配合地坐在沙发上看报纸装作不知情,刚进家门的母亲被一下子扑向她怀里的黄伟刚吓了一跳。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聊了很多。过去两年,家里发生了许多变化,黄伟刚的外婆也因病过世。

“过去两年的感觉就是一切都很突然,你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新的变化。所以当新马政府宣布开通VTL的时候,我要赶在第一批回来就是害怕会错过这个窗口。现在看到家里人,我觉得什么都值了。”黄伟刚说。

黄伟刚在新加坡工作了七八年,从事影视制作工作。据新加坡政府估计,边境关闭后,超过10万像黄伟刚这样的马来西亚人被困在了新加坡。黄伟刚说,每个人都想回家,但是在疫情中需要一大笔钱去酒店自费隔离,所以除非十万火急,一般人不会轻易选择回家。

新加坡的抗疫思路是如何转变的

黄伟刚和家人在马来西亚过春节 如今,新马边境乃至与全世界疫情控制较好国家的VTL通道有望成为新加坡全面开放的“试金石”。

新加坡是目前全世界应对新冠疫情表现得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截至2022年3月20日,总人口550多万的新加坡确诊病例尽管已超过100万例,但重症和病死率一直维持在非常低的水平,总体病死率为0.117% 。目前每百万人口死亡为1.73人(7天平均值)。在奥密克戎疫情暴发后,虽然日新增病例持续攀高,医疗系统一直承受重压,却从未崩溃,社会也一直维持正常运作。

而新加坡走的是一条不同于欧美国家“激进躺平”的柔和道路,在避免出现大量人口死亡的底线之上,既从未完全停止社会管控措施,也没有动摇与病毒共存逐步开放的总体方向。

总的来看,新加坡对抗新冠疫情的策略经历了三大阶段。

疫情初期,与大多数国家一样,新加坡也通过采取强力社会管制措施达到“清零”的目标。2020年4月,为了遏制外来劳工中的社区传播,新加坡在全国范围内采取熔断(circuit breaker)措施,相当于实施封城,以实现病例清零。这次封锁一直到当年6月2日才解禁。

此后一直到2021年5月近一年时间里,新加坡与新冠病毒处于某种相持阶段。政府通过一定的社会管制措施,将疫情控制在民众可承受范围之内,避免出现类似欧美国家那样的大量人员死亡,同时积极推进疫苗接种,为建立免疫屏障做准备。这个阶段疫情不时反复,对政府的决心和民众的耐心考验最大,但是,也是转向与病毒共存不得不经历的过程。

2021年5月,新加坡政府高层开始考虑转向与病毒共存的防疫政策。6月24日,新加坡联合抗疫工作小组的核心领导人贸易及工业部长颜金勇、财政部长黄循财和卫生部长王乙康联名发表了题为《与新冠共处、如常生活》的文章,正式提出新加坡将与病毒共存的目标。

在这篇标志着新加坡防疫思路转变的重要文章中,三位部长表示,“与新冠病毒共处并如常生活是可能的。靠着全面且长期的疫苗接种计划、快速简便的自我测试方式,新加坡可逐步过渡到新常态生活。在新常态下,感染新冠者大多是轻症,因此可以在家康复、无须就医,加上绝大多数人民都已接种疫苗,追踪密接者不再必要,甚至连隔离都可取消,国际旅行也能恢复。新冠很可能会成为地方性流行病。这意味着新冠毒会继续变异,并在社区内长期存在”。

文章称,接种疫苗是政策转变最重要的前提。未来政府将让民众接种第三剂疫苗,以继续获得高保护力。除此之外,新加坡将不断改善新冠病毒检测方法,使其更加简便;作为全球新冠死亡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新加坡还会不断改进治疗方法,挽救每一个生命。

相对应的,新加坡政府将把每日疫情报告的重点从感染人数转到重症与死亡率上来。换言之,新加坡政府认为,短期内不可能消除新冠疫情,但因为拥有危机管理的工具,将能够能使民众恢复较正常的生活。政府也预计到随着放松管制措施,未来病例数可能会进一步增加,但重点是监控重症和死亡率。

新加坡为何要做出这样的转变?2021年12月17日,在接受包括澎湃新闻在内的中国媒体视频采访中,新加坡财政部长黄循财对此给出了详细的解释。

“其实新加坡并不是一开始就那么‘开放’的。我们刚开始的时候是比较严谨,追求的是清零政策。我们当时希望可以尽可能把病例减到最少。但是2021年初到年中的时候,我们决定改变政策,学习与新冠共存。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现在有疫苗以及加强剂。我们发现疫苗接种率高的时候,许多病例的症状非常轻或者无症状。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觉得逐步开放是可以的。但是,即便开放,我们也没有像一些国家那样完全放弃所有的防护措施比如戴口罩等。”他说。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