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循财进一步解释道,每一个国家都需要制定属于自己的抗疫政策和应对方式。新加坡有两个重要的目标,保护生命和保障生计。新加坡追求的是一种平衡。在保护生命方面尽可能地避免死亡案例。在保障生计方面尽可能地采取开放的做法。因为毕竟新加坡是一个小国,需要与世界接轨。
“尽可能避免死亡病例的意思是说我们不只是关注死亡病例的绝对值,而是应该去关注到底有多少死亡是可以避免的。在往年,就算是流感都有可能会造成死亡。我们密切关注的,其实不在于病例的数字,而是在于我们的医疗体系和医院重症病房的使用率不会造成负荷过重,只要没有医疗挤兑,我们应该是可以应对的。”他说。
新冠疫情暴发后对全球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加坡也不例外。作为外向型经济体,新加坡的许多产业都是出口导向型。2020年新加坡GDP下滑 5.4%,2021年中,在新加坡实施与病毒共存的政策后,新加坡在抗击疫情的同时,又促进了经济的增长,扭转了上半年的下滑,全年达到7%的增长。目前,2022年的展望是3%到5%左右的增长。
在对疫情和现实国情的清醒认识下,新加坡决定逐步将社会活动恢复正常化,包括对外旅游和大型活动。不过黄循财也强调,这一切都是在仍维持一定程度防控限制措施的前提下。同时政府也提高了检测的力度,确保感染的病例波动幅度不会太多影响到整体社会运行。
黄伟刚参加的VTL(陆地)就是新加坡逐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方式之一。截止到2022年3月15日,新加坡已经和27个国家66座城市开通或准备开通“疫苗接种者旅游通道”并逐渐恢复国际航空旅行。已经完成疫苗接种并通过VTL入境新加坡的游客,可以享受免隔离政策。他们也不必再进行入境的PCR检测,只需在入境的24小时内去全国的任何一家检测中心,并取得快速抗原检测(ART)证明即可。
开放是否一定会造成更多的重症死亡病例?黄循财表示新加坡的经历表明未必如此。在奥密克戎疫情中,新加坡的重症和死亡病例无论是比例和绝对数字都远远低于此前的德尔塔波。
新加坡的转变路线图
2021年中提出防疫思路转变目标后,新加坡政府制定了四阶段的路线图,以求最终实现成为一个能够弹性应对新冠病毒的国家。路线图包括:准备阶段(Preparatory Stage)、第一过渡阶段(Transition Stage A)、第二过渡阶段(Trasition Stage B)和最终成为对新冠病毒有适应力的国家(Covid-19-resilient Nation)。
按照计划,在2021年8月到9月间的准备阶段,新加坡将实现80%人口完全接种。然后进入第一过渡阶段,即使病例上升,经济也将进一步开放,社会活动和旅行逐步恢复正常。如果这一阶段顺利,则将进入第二过渡阶段。
然而这一策略提出后旋即遇到了德尔塔变异株的严峻考验。
2021年5月,德尔塔变异株开始进入新加坡传播,导致感染人数快速增加。7月,当地一个菜场发生社区传染,大量摊主感染新冠。9月,新加坡每天感染病例上千,最高时冲到每天3000多例。新加坡的国庆游行也被迫推迟。政府不得不再次决定收紧防疫措施。
由于染病人数大量增加,重症患者即使比例甚少,但绝对人数仍在扩大。最明显的迹象在于重症监护室(ICU)的使用率。统计显示,当感染者达到每日3000人时,新加坡ICU的使用也逼近九成(其中有七成是新冠患者)。医护人员分身乏术,重症监护系统面临超载。为了减缓医院压力,政府不得不整合各级公私医院资源以给新冠患者提供病床,同时将病情稳定者转诊到类似方舱医院的新冠治疗设施(CTF)、社区隔离设施等处。
从2021年9月中旬开始,新加坡大胆采用了轻症患者居家隔离恢复的措施,以减轻医疗系统的资源压力。
在这个过程中,新加坡防疫决策者也逐步意识到,疫苗并不像他们之前所期望的那样,能够完全制止病毒传播。即便在与病毒共存政策下,依然需要保留一定程度的管制措施。
尽管如此,新加坡仍决定不再实行之前曾采用过的熔断(封锁)措施,而是通过收紧人群活动,限制聚集人数,来逐步控制疫情的规模,同时避免经济和社会活动完全中断。
在这种复杂的形式和压力下,新加坡总理李显龙2021年10月9日的全国讲话再一次明确了了这个国家防疫政策的方向。
李显龙称,新加坡最开始的政策是零病例。因为当时没有疫苗,只能依靠过去的经验“发现一个病例,就将其踩灭”,把新增病例压到最低。因为当时认为这是减少重症和死亡的最好办法。而且由于原始新冠病毒传播力不强,可以通过严格封锁措施阻断病毒传播。
而目前,新加坡超过85%人口已接种了疫苗。疫苗接种大大降低了重症率,大部分(98%)确诊病人是无症状或轻症,只有2%是重症,其中0.2%需要ICU治疗。换句话说,由于疫苗的保护,新冠病毒不再那么可怕。
德尔塔变异株的出现改变了此前的局面。德尔塔传染力很强,已遍布全球。即便全民接种,封城,也无法阻断病毒的传播。
而且,即便新加坡通过严格限制措施暂时压下病毒传播,一旦重新开放,可能将不断迎来一波波新疫情。由于新加坡人口没有形成自然免疫,尤其容易受到冲击。即便已经接种疫苗,仍有可能再次感染。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