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留学生实录:日增两万六,我的生活却更多姿多彩了!

2022-03-29     于晏     31723

全文共计2715字,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在新中国留学生实录:日增两万六,我的生活却更多姿多彩了!

不同国家国情不同,笔者只是分享自

己在新加坡留学的亲身经历,不宜评论

防疫政策,并且本人非医学专业,对新冠

病毒毒性、后遗症等信息还请大家多多浏览

科学研究报告。

1

在新中国留学生实录:日增两万六,我的生活却更多姿多彩了!

距离上次更新的德尔塔坡岛见闻(详细记录了新加坡防疫措施,感兴趣的友友可以看看)已经过去两个月了,这短短两月内全球疫情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传染性极强的奥密克戎成功取代德尔塔病株成为世界主流病毒,引发新一波全球确诊的高峰;人口不到六百万的新加坡日增确诊从一千例到两万六指数突破;这几天中国香港疫情直逼新加坡,内地疫情遍地开花。

看到国内网上对于新一波疫情较为紧张的舆论氛围,我个人的态度是请大家尽量放平心态,不要让对疫情的焦虑和恐惧控制自己,以平和乐观的心态努力保持正常的生活状态。对,就是除了戴个口罩、服从防疫规定外,像疫情前一样放宽心,正常地学习工作生活,该吃吃该喝喝啥事别往心里搁。

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两个月以来,在确诊病例日增两万六的新加坡,我和身边朋友们所经历的疫情,以及我对当下疫情的态度

在新中国留学生实录:日增两万六,我的生活却更多姿多彩了!

图源:自己截的,数据来自官网

2

在新中国留学生实录:日增两万六,我的生活却更多姿多彩了!

用两个词来概括我这两个月来的生活,是正常和活跃

和上学期躲在宿舍不敢出门参加活动的“蜗居”生活相比,这学期我全面拥抱了丰富的线下生活

每周都期待着上为数不多的几节线下课,就算没法贡献特别多有见地的发言,光是和同学们围成一圈认真倾听就很有上大学的氛围了。

戏剧社每周两次排练年度大戏,虽然都带着口罩,大家也都尽力表演。还在拳击社的训练中认识了来交换的瑞典姐姐,和韩舞社的几个朋友组成了小分队cover舞蹈。

没课的时候就和朋友在各个学院的图书馆、自习室轮流学习,每天变换花样吃食堂。学校在新学期也发布了将近一步开放线下课的说明,新生游园会、艺术节等活动都在线下重启。

和新冠日增同步上升的就是我出门参加活动和上课的次数,曾无数次幻想过的热闹的大学生活慢慢在恢复。

在新中国留学生实录:日增两万六,我的生活却更多姿多彩了!

3

在新中国留学生实录:日增两万六,我的生活却更多姿多彩了!

在日增两万五的新加坡这么放开,会有风险吗?

有,但是从最开始的战战兢兢谨小慎微,我到现在对风险早已习惯了。

记得第三周是我跟病毒正面交锋离得最近的一次,一周三次密切接触。和一起办活动的小组成员线下开会,结果第二天坐我旁边的女生就阳性了;两节线下课一起搭档完成任务的组员(真·密接)在上课后的第二天都阳性了。

在新中国留学生实录:日增两万六,我的生活却更多姿多彩了!

在新中国留学生实录:日增两万六,我的生活却更多姿多彩了!

那周与病毒初次交锋过得真的是提心吊胆,买了5个自测盒来自我检测,幸好病毒没有太眷顾我,还是阴性。(我可以手把手远程指导自测盒使用指南,大家有需要dd我)

在新中国留学生实录:日增两万六,我的生活却更多姿多彩了!

留学生有一句玩笑话“如果你身边还没有阳性病例,那说明你没有朋友”。

的确,我的三四个朋友都是前两天还在路上碰见聊天、一起吃饭自习,两天后就阳性隔离了。ins上也经常刷到本地同学自测阳性的快拍。学校宿舍、学院也有一大波疫情传播,特别是那些活动比较丰富活跃的hall,成片感染。

学校不会全面核酸检测,靠学生每周例行自测或者难受时自测筛选出阳性病例。

学校不会发邮件通知你哪个学院、哪间教室、哪栋宿舍楼、哪间房间出现阳性病例,全靠阳性的同学在telegram(国外的聊天软件)发信息通知你成为密接。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