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2022-04-02     缘分     31120

新加坡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图 4 新加坡地下科学城概念

03 对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启示

新加坡人多地狭,但其城市交通并不拥堵,居民出行方便,生活环境轻松,这与当地政府重视并积极有效地利用地下空间的行为是紧密相连的。可以借鉴新加坡城市地下空间的成功案例来指导中国一些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的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建议政府主管部门从以下方面加强对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开发、利用和管理。

1)健全地下空间资源开发法律法规,强化制度管理。加速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尽快建立起完整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体系。关于地下空间的使用权、所属权等,中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成文规定。而这种现状对于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蓬勃发展将产生不利的影响。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已经相继建立了地下空间资源开发的法律法规,新加坡的国土部门、市政部门都对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进行了一些制度化的管理。因此,建议中国政府部门加快落实地下空间法律法规的制定,争取城市地下空间的快速有序可持续发展。

2)坚持规划先行,制定城市地下空间总规划。中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速度日益加快,越来越多的地下工程涌现。然而,因为地下空间划分不合理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根据城市未来的发展计划,提早对地下空间进行功能用地划分,避免造成矛盾。同时,在政府进行城市总体规划的过程中,应考虑将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与人防建设等功能相结合,争取为城市创造更大的效益。以新加坡的城市地铁建设、地下管网系统建设、深隧排污系统建设和电缆隧道建设为例,因为一些地下隧道线路开发具有并行的特点,地下空间开发时大多都遵循从浅入深、预留连接通道和连接站点的方式进行总体开发。

3)开展工程地质勘察,总结完善城市地质资料。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存在高风险性、不可逆性以及难适应性等特点,所以,一个良好的工程选址对建筑物的建造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工程选址前的地质基础资料的勘察是关键性因素,如新加坡的万礼地下军火库和裕廊岛的海底地下石油储存库的建设,都是基于其完善的地质勘察资料。虽然,目前展开全国范围内地质情况的勘察工作有较大困难,但可以从一些大中城市开始,逐渐完善中国主要城市工程地质数据库,通过已有的和大量将要勘探的地质钻孔数据,建立所谓的“透明城市”或“三维可视化”城市地下空间模型。

4)理论联系实际,因地制宜建造地下工程。只有牢牢把握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才能因地制宜地建造出优秀的城市地下工程。例如,新加坡在进行地下工程施工时,总是要将实地考察所得的地质情况和工程设计、施工相结合,尽可能根据实际的工程地质条件建造功能相适应的地下建筑物,并广泛开展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如本文提到的裕廊岛海底地下石油储存库。只有这样,所建造的工程才能从根本上达到预期功能。因此,理论联系实际,并将理论应用于工程实际,提高地下工程建设的能力,也是广大地下空间研究者应注重的方式。

5)广泛推广并科学普及地下空间知识,寻求更大突破。对中国大多数人来说,城市地下空间概念还相当模糊,甚至很多人说到地下空间,想到的就是地铁或人防这些基本概念。殊不知,全球范围内的“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早已包罗万千。就新加坡而言,它的地下工程就涵盖了更为广阔的内容,如地下综合体(地下科学城)、地下仓储设施(地下石油储存)、地下管网系统(城市共同沟)、地下物流系统等。新加坡在地下空间工程方面的成就值得借鉴和参考。因此,中国需要对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概念进行广泛的科普,促进人们对地下空间的认识,推动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学科的进步,从而寻求人类对空间资源需求更为广阔的突破。

04 结束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新加坡因其稀缺的土地资源,而在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开发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以地大物博而闻名,却导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忽略了对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开发和利用。目前,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大量人口向城市转移,不少大中型城市已出现堵车、内涝、雾霾等环境恶化现象,这与城市地表空间的过度开发和城市摊大饼发展模式不无关系。因此,希望通过汲取新加坡的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特点和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优势,推动中国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管理、开发和利用。这不但可以有效提高中国城市土地的利用率,还可以有效缓解目前中国城市发展建设中所出现的一系列弊病,为中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城市贡献一份力量。

新加坡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新加坡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