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卫生部通报,11月12日新增确诊病例3099起,含社区病例2965起、客工宿舍病例128起,境外输入病例6起,累计23万3176起。
今晚通报死亡病例14起,年龄介于35岁至102岁。
本期报道包括:
一、锺南山最新预判:何时能完全开放?
二、新加坡副总理:现状比一年前乐观
三、新加坡七天平均社区病例比例降至0.87
四、昨夜通报8起死亡病例,年龄介于74岁至100岁
五、总体病死率升至0.238%,社区病死率维持在0.371%
六、总人口19%已接种加强针
七、未接种疫苗年长者病危率是完成接种同龄人近26倍
八、ICU和输氧人数升至399人,ICU占用率68.9%
九、普通病房人数降至1211人,占用率73.4%
十、社区护理中心(方舱)住院降至2万2915人
锺南山最新预判:何时能完全开放?
昨晚(11月11日),全球市长论坛全体大会在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开幕。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锺南山作专题演讲,分享了对广州应对疫情经验、Delta变异株感染的特点及预防、新冠病毒的主要预防措施疫苗注射的观点和看法。
图源:全搜网
锺南山在论坛上表示,“新冠疫苗两剂接种完了,还要补种第三剂,无论全病毒灭活疫苗或mRNA疫苗,一疗程后半年体液免疫功能均明显下降。”今年10月初,智利卫生部发布的数据显示,科兴加强免疫后,保护效果增强,对有症状的新冠病例保护效果从56%提升至80%。目前,中国完全接种率达75.8%,10.73亿人已完成全程接种,接种加强针的有4171.3万人。
锺南山表示,疫情的难题在于怎么平衡,一方面要重启经济,一方面要控制好疫情,这需要精准防控,但是不意味着层层加码,加码太多就会影响经济发展。
关于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常态?锺南山认为,在将病毒病死率控制在0.1%,复制指数控制在1.0-1.5,传播系数降下来的前提下,可以完全开放。但前提是需要全民接种疫苗、建立群体免疫,将社区群防群控常态化,并研制有效的药物。
“一隅不安,举世皆危”,锺南山的报告以此结尾。他再次强调,疫情防控一定不能松懈。
图源:新浪
新加坡副总理:疫情现状比一年前乐观
11月12日,第十二届财新峰会新加坡分会场在金沙酒店举办,《新加坡眼》记者出席峰会。
新加坡副总理兼经济政策统筹部长王瑞杰出席峰会并接受 财新传媒副总裁李昕的访谈。 他说, “与一年前 甚 至半年 前 相比,我目前对现状是相对乐观的。 人类成功研发冠病疫苗,是这场疫情的一个 转捩点 。 ”
(王瑞杰在财新峰会新加坡会场上与财新传媒副总裁李昕对话。图源:新加坡眼)
不过他说,全球各地疫苗接种进程有较大差异,许多发达国家已达到六成以上人口接种率,而很多发展中国家还未达到一成。 因此,很有必要加大力度,积极协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疫苗接种率。
根据最新情况和知识,随时调整措施
另,他指出,尽管人们担忧是否会出现比德尔塔株更为厉害的变异病毒株,但学界目前的看法比较乐观,认为出现的可能较低。
王瑞杰说,因此,人们逐渐调整为与病毒共存,就像与其他传染病共存一样;例如流感,每年都会出现病毒变异,人们也每年需要接种新疫苗。
他补充说,疫苗存在效力减退的现象,学界正积极对此研究。因此,尽管他对现状比以往较为乐观,但是,“这场战斗仍在进行中”。
王瑞杰说,人们需要在民生和生命之间取得平衡,全球经济受到疫情严重冲击,要回到疫情之前的欣欣向荣,仍须一段时间。各国根据本国现状和国情做出各种防疫策略和措施,互相分享经验,新加坡从清零转向共存,“我们既不突然全面开放,也不严防死守,而是走中间路线,逐步开放,同时根据最新情况和知识,随时调整措施。”
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也是机器人最多的国家
在对话中,财新传媒副总裁李昕提问:“政府如何确保人民可以继续从全球化中受益?”
王瑞杰说,全球化对人们的影响日愈显著,第四次工业革命也是,自动化越来越常见,例如中国,既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机器人最多的国家,中国正在加速自动化。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