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卫生部通报,11月13日新增确诊病例2304起,含社区病例2179起、客工宿舍病例120起,境外输入病例5起,累计23万5480起。
今晚通报死亡病例14起。
本期报道包括:
一、在新加坡治疗冠病要花多少钱?
二、国药集团子公司与英诺医药集团成立合资公司,落户新加坡
三、新加坡七天平均社区病例比例升至1.04
四、昨夜通报14起死亡病例,年龄介于35岁至100岁
五、总体病死率升至0.241%,社区病死率升至0.373%
六、已接种第三针的有一人进ICU病危插管
七、未接种疫苗年长者病危率是完成接种同龄人逾26倍
八、ICU和输氧人数降至386人,ICU占用率67.0%
九、普通病房人数升至1230人,占用率74.5%
十、社区护理中心(方舱)住院升至2万3015人
在新加坡治疗冠病要花多少钱?
根据卫生部报告,目前新加坡冠病重症患者中未接种者占多数,加重了医疗资源的负担。
鉴于此,新加坡联合领导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在11月8日的记者会上宣布,从12月8日起,可接种疫苗却拒绝施打的公众若染上冠病须自付医药费。
(图片源:Kevin Lim)
那治疗冠病到底要花多少钱呢?
卫生部指出,如果病患在急诊医院加护病房接受冠病治疗,医药费平均约为2万5000新元。
如果入住冠病治疗设施,7天的医药费预计为4500元。
至于社区隔离设施,未完成接种且过去14天内未出国的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和长期证件持有者无须付费。
不过以上费用也会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提供的护理设施类型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在急诊医院接受治疗、需要重症监护室和冠病治疗的阳性患者的账单金额约两万五新币。
经过经济状况调查的政府补贴和终身健保可以将符合条件的新加坡人的账单减少到大约 2,000 至 4,000 新币,并指出患者可以选择使用他们的医疗保险 (Medisave) 的余额来付清剩余的金额。
在冠病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阳性患者的费用约为 4,500 新币,7 天左右。对于新加坡公民来说,加上津贴和终身健保,需要支付约1,000 新币。旅游和短期探访准证者则需自付社区隔离设施的费用。
已开始接种但还未完成两剂的公众若染病,卫生部会给予宽限,继续承担医药费至12月31日,好让他们完成接种。不适合接种疫苗者,如12岁以下孩童,政府会继续承担他们的医药费。
至于完成疫苗接种的公民、永久居民和长期证件持有者,如果在国外感染了冠病回新治疗,病患依旧须自付医药费。
如果患者购买了私人保险,那么无论是否接种疫苗,患者的冠病治疗费用都可以按合约进行理赔。
国药子合资公司落户新加坡,目标年产3亿剂
2021年11月11日,中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与新加坡英诺医药集团 (Innova Medical Group) 通过视讯在新加坡、中国和美国三地举行了签约仪式。
这次签约,意味着双方投入1亿美元成立合资公司。两家公司的母公司——中国国药集团和总部设在美国的柏嘉金融公司 (Pasaca Capital Inc.) ,均派代表出席了此次仪式。此外,英诺医疗集团副总裁兼亚太区负责人师郡徽,以及新加坡生物科技公司SGDiagnostics执行长齐欢等也参与了签约仪式。
此次的合资公司,将最迟于明年年底在新加坡本地设厂,建设冠病疫苗的无菌灌封 (fill and finish) 设施,其目标是每年可生产疫苗达3亿剂,并分销至全球30个以上国家。届时,此工厂将成为国药疫苗在东南亚的首个冠病疫苗无菌灌封设施。工厂选址工作目前仍在进行中,具体位置将于今年年底公布。
“无菌灌封设施”,也就是将灭菌的物品在无菌环境下封装的设施。国药的冠病疫苗属传统灭活疫苗,即把病毒“杀死”后直接制成疫苗,疫苗的效能为79%,适用于18岁及以上者,须注射两剂,间隔三四周。相比其他在新加坡设厂的疫苗生产商,国药疫苗的优势在于无需冷链运输和存储,这样的技术要求显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更具吸引力。
新加坡的本地市场比较小,这意味着有更多产品将用以供应海外市场,“我们在新加坡设立合资企业不只满足本地市场需要,而能照顾本区域和全球的需求”,柏嘉金融创始人兼董事长黄春华博士如是说。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