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敏岛超实用攻略,跟着玩就对了

2021-11-16     缘分     41476

乌敏岛虽然不大,但可浏览与拍摄的景物却不胜枚举。最近到乌敏岛发现几处赏岩佳地,近距离接触了岛上的古屋民风,并与野生动物愉快相遇。欣喜感受到,因疫情回流的人潮,让这个离岛成功转型。

乌敏岛超实用攻略,跟着玩就对了

乌敏岛码头拍摄到的夕阳景观。

最近三个月,连续去了数趟乌敏岛(Pulau Ubin),主要是去看岩石,与此同时,流连岛上的古屋民风,也希望与随时随地蹦出来的野生动物相遇。

岛上看岩石的地点不少,在渡轮码头周围,在普卡山(Puaka Hill)上,在矿湖边,在路旁,在海岸步道……我看到残留不同地带,原产于这个新加坡离岛的岩石之美。

乌敏岛上的古屋,尚有50多间。超过一半无人居住,公园局曾经选择性的修复数间古屋,以便保留部分乌敏岛房屋的原貌。

每当与野生动物相遇,总让人惊喜交加。在码头送客的犀鸟,在树梢上吃红毛丹的猴子,推倒脚踏车觅食的野猪……

乌敏岛虽然不大,但无论是骑脚踏车或徒步,可浏览与拍摄的景物却不胜枚举。

乌敏岛超实用攻略,跟着玩就对了

码头旁的乌敏岛地图和指示牌。

Ubin即是花岗岩

在马来语中,Ubin是花岗岩的意思。Pulao则为岛。

乌敏岛因隐藏丰富花岗岩,被殖民地政府看中,早年采石业兴盛。

乌敏岛是新加坡第二大离岛,土地面积约10.2平方公里,曾经设有五个石场。克坦石场和乌敏石场在岛的西边,北干石场在中部,北莱石场与巴莱石场分布在东边。石场开采的岩石与石子,运送到本岛作为建筑材料与填海用途。

采石业结束后,这些废弃的石场,经年累月蓄存雨水,如今变成了景色优美的矿湖,是游览乌敏岛不可错过的景点。

乌敏岛超实用攻略,跟着玩就对了

乌敏岛花岗岩岩石之美。

岛上赏岩地点

到乌敏岛欣赏岩石之美,首推从标高75米的普卡山上俯瞰蔚蓝的乌敏矿湖(Ubin Quarry)悬崖边,那一块向湖的方向凸伸出去的尖石。这块岩石,颜色灰白,形状线条优美。

通往普卡山的山路为泥路与大石路,上山景色新加坡少有,带有些许异国风采。上到山顶观景台,一眼看见黄色长形大岩石,石壁有两个大洞,在树叶摇动的光影下,充满美感。

乌敏岛超实用攻略,跟着玩就对了

普卡山上的大岩石,见证乌敏岛的繁华与没落。

第二处值得一看的岩石,在仄爪哇壹号洋房前方。这块连接通往观景码头步道的巨岩,颜色赤红,是一块温色系花岗岩。这里地势平坦,游客可以站在上面留影。

此外,渡轮码头周围有很多美丽的岩石。船只靠岸后,可以看到码头左边海水中有一块横条花岗岩,与前方高脚屋与椰树一起入镜,形成属于乌敏岛特有的构图。

码头右边,从海中到海岸,大大小小花岗岩分散开来,是我花最多时间欣赏小岛岩石之美的地方。

乌敏岛的采石历史

在欣赏乌敏岛岩石之美的同时,我了解了有关乌敏岛采石的历史。

乌敏岛具备丰富花岗岩天然资源,很快被刚到来的英殖民地政府发现,英军于1825年8月,在岛上鸣21响礼炮,宣布乌敏岛成为英殖民地的管辖范围。

1836年,殖民地政府从印度运来囚犯,在岛上开采矿石,写下乌敏岛早年的岩石开采篇章。

印度囚犯被遣送回国之后,采石工作从1867年起,逐渐由本地人取代。高薪吸引了不少新加坡本岛人到小岛工作,一些工人为了方便,过后更举家迁到岛上定居。

乌敏岛的人口变化

在采矿鼎盛时期,乌敏岛的人口达三四千人。

石矿开采于80年代趋缓,90年期间仅剩的两家石场又以机械代替人工,进行炸石、挖石、挑石与搬运的工作,加速岛上人口锐减到仅剩约600人。

采石业没落之后,乌敏岛曾经尝试转型开发胡姬花种植业与海上浮动渔场养殖业,以吸引岛民留下来发展,结果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到了2012年,岛上的官方人口记录仅50余人。

前村长的媳妇林女士说,目前居住在岛上的人口,只剩20人左右。

她说:“至今仍然留守岛上的岛民,多数是一个人独居,或两人共守一间房屋。我与我的其中一个儿子,选择留在岛上生活。我们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不舍得搬走。”

她还说,岛民多数在新加坡本岛有自己的家人和房子,只有周末或每逢重要的日子,才离开小岛过海去本岛。

在岛上土生土长的她,今年83岁。她说,过惯了农村田园生活,不打算离开家乡。

她现在住的祖屋,是家翁留下来的,但已不属于她与家人,而是要向公园局租用。她家门前,就张挂着每个月缴交租金后,公园局发出的租金收据。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