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该鱼丸公司地址位于班丹蓄水池(Pandan Reservoir)附近。
从卫生部公布的“疫情黑区地图”来看, 该公司处于班丹区域,该区过去三天是没有发现已知病例的。
但是相近的德曼花园(Teban Garden)区域至少已有31到100起新冠病例。
另外一头的金文泰中心区域,则至少有101到240起病例。
职工感染只是其中一种推测。因为 鱼丸包装从生产到运送都不是属于“闭环管理”。
这意味着一切皆有可能。
新加坡食品局怎么说?
本地实验:病毒可在冷冻包装生存3周
出现鱼丸包装带毒情况,我们还能买吗?
本地销售的鱼丸包装跟出口用的包装有没有关联?会不会有交叉接触的情况发生?
这些都有待调查。
据最新消息,食品局对鱼丸包装的事情表示知情,现在正在调查到底怎么回一事。
不过,食品局的意思是大家别慌,目前新冠病毒通过食品包装传播的可能性很小。
来源:DREAMSTIME
他们是这么解释的:
接触食品、食品包装或者食物接触材料的感染风险,就跟接触其他受污染表面,以及环境中的表面接触是一样的。
意思:摸鱼丸包装袋跟按电梯按钮其实是一个原理。
新冠主要是人跟人之间传播,人传物容易,但是物传人的可能性应该相对更小。
“因为新冠没法在食物或者非生物的表面上繁殖。一旦进入环境,病毒就会降解,变得不那么有传染性。”
但如果这时人接触到被新冠污染的环境,也不排除感染的可能性。
“如果在该环境中,人的眼睛、鼻子或嘴巴的黏膜接触到被污染的表面,那就有可能被感染。”
来源:海峡时报
所以最终要表达的意思很清楚了:
只有在个人做好防护措施的时候,物传人可能性最小。如果不注意防护,那么最终还是有感染的可能。
事实上,这次鱼丸包装到底传没传人还不清楚。 反正是到了中国海关被拦下来了,在新加坡的我们才知道哦还有这么回事。
而在此之前,电梯按钮接触传播,摸蔬菜接触也有可能传播,这都是现实已经发生过的。
来源:海峡时报
当时6月份,小贩中心跟巴刹市场出现感染群,扒一扒原因竟然传播方式可能是赤手摸蔬菜水果。
本地专家说这是可能发生的,但发生几率小。
德尔塔的传播性更强,而且拥挤、冰冷的物体表面是新冠病毒更爱待的地方,如果这时接触人员没有注意做好防护,就会被传染。
本地实验:新冠病毒可在冷冻包装上
存活长达3周
其实,冷冻包装上有活的新冠病毒。
这个发现已经不新鲜了。
中国去年就公布过这个消息,当时还没什么人信。 但国内还是坚持一次次通报:
天津雪糕所用进口乳清粉包装检测出病毒
江苏无锡进口车厘子、冷冻带鱼包装检测出病毒
广东进口冻鸡翅包装检测出病毒
。。。
对于新加坡来说,唯一的差别可能在于以前旁观什么厄瓜多尔、美国、巴西、丹麦企业中招。
现在轮到自己上了。
检测出一个样本阳性,全国关口都停止接受申报1周。对于时间就是金钱的企业来说,简直是扼腕之痛。。。
事实上,在去年年底新加坡也有人做过实验。
国大医院传染病科高级顾问医生戴尔·弗斯尔教授主导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可以在冷冻或冷藏食品包装上,存活超过3周时间。
当时他们是这么做的。
到超市买鸡肉、三文鱼和猪肉当样本,切成小块,加入新冠病毒。
在冷藏环境(4℃)和冷冻环境(-20℃)下分别储存21天后,病毒传染性没有显著变化。
不过对于大众来说,传染风险应比较小。因为食品最终到消费者手中,需要经过多个处理环节,病毒有的会被稀释。
而他们以此猜测,如果有的国家原本已清零,但疫情突然爆发。
源头之一就有可能是因为人员接触到受病毒污染的进口冷藏/冷冻食物包装。
就在过去几天,中国大连再一次爆发疫情。据统计,大连在新冠爆发以后曾发生5轮疫情。
其中3轮都跟冷冻库有关,包括这一次。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