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住房历史
源来自网络
新加坡早期时大多数老百姓住在甘榜(Kampong)
除了城市里的人住在店铺楼上。
当时卫生条件及差。
由于人民当时经济条件没有如今好
英国人统治新加坡后期促渐放开选举
当时的反对党(现今的人民行动党)在1959 年时承诺
如当政将以五年计划改革一些人民生活问题
草皮书包括建造廉价住房,加强教育,工业化增加就业以及争取独立为马来西亚的以分子
源来自网络 - 居者有其屋
1960 年, 第一批廉价租房组屋七层楼高在王后镇(Queenstown) 交房。
接着其他的地区如大巴窑 (Toa Payoh), 马林百列 (Marine Parade)。
早期·的为一房,两房和最大的三房租屋。
然后四房和屋房大户型
源来自网络 - 王后镇第一批
源来自网络 - 马林百列第一批组屋建成初期。填海工程造就了今天的东海岸
从组屋建立到第一个公寓相差了 14 年。
源来自网络 - 第一栋公寓建成
第一栋公寓 Beverly Mai 建成 在1974 年耗费四百万。28 层楼林立 于近乌节路
当时算是超级豪宅。也和如今的公寓设有泳池及设施。
那是的价位在 14.1 万 到 16.2 万。
2006 年以 2.38 亿被酒店集团收购。
源来自网络
组屋 PK 公寓
新加坡和其他国家对房地产开发不一样
在早期已经形成了他独特一面
最大开发商是国家的建屋局
约 80% 的人口住在组屋里
源来自网络- 最像征性组屋 Pinnacle Duxton
购买组屋和公寓条件
组屋一直以来都以津贴的方式来理解
拥有组屋必须附和苛刻的条件
购买组屋必须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夫妻或家庭(满三年)
购买组屋时没有任何房地产或者这是你第一套房子
新购买的组屋也必须严格附合收入才能购买
详细的组屋政策一直以来跟着情况而调整。
想了解最新的政策可联系本人或往组屋网页查询
源来自网络- New Futura 银峰
由于公寓价位比组屋相对较高,而且国家政策珍惜以人才为本
公寓市场对外开放吸引外来人口和一些成功人士和投资者
源来自网络
组屋和公寓设计,设施及产权
组屋的比率高于公寓,而考虑到生活收入及成本,
组屋的建造会有配套及设施。
交通和配套会以组屋优先
组屋的设计是敞开式,设施是公用式
产权全部是99年使用权自交房起,
换另一句话来理解是到时土地将回归国家
组屋的建造及新楼盘全都会在建屋局的监管下执行
源来自网络 -一些执行共管公寓的位置
为了提高本地人处在夹心层的需求,执行共管公寓推出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