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年前中国人下南洋,善心和大爱下建立了这间闻名新加坡的医社

2021-12-01     缘分     28567

120年前中国人下南洋,善心和大爱下建立了这间闻名新加坡的医社

有国才有家 家和万事兴

善与国同在 济与民同心

善济医社的历史

120年前中国人下南洋,善心和大爱下建立了这间闻名新加坡的医社

善济医社位于明古连街124号的旧貌

1901年,在新加坡小坡维多利亚街,由一批热心善人自发筹组的施医赠药的善济医社,成为许多贫困者求医问药的场所。经历百年沧桑巨变,善济医社至今依旧以仁心仁术造福社会,服务民众,施医赠药,不遗余力。

1916年,善济医社从维多利亚街迁入明古连街124号。善济医社于1979年正式迁入芽笼路610号,现医社总部。亦秉著善济五大文化价值观:“宽容、大爱、慈悲、感恩、祝福”,鼎力支持福利事业,积极参加各社区、团体、联络所等的慈善活动,尽一份应尽的社会责任。

2008年善济医社成立第七十八届董事会,主席卓顺发、副主席林雍杰、邱汉春、郭观华、总务张仰兴、交际主任蔡瑞华、财政郭来兴等领导的理事会及全体董事们,秉承著先贤们的宏愿,跳出传统的框架,与时并进,走入邻里社区,接二连三,开设分社,服务民众!

多年来,善济也积极参与社区慈善活动,传播光明正能量的文化与精神,同时宣扬健康意识,鼓励保健活动,为乐龄人士灌输预防胜于治疗的理念,回馈广大社会大众,发扬“善济·积善”精神。

善济医社成立120周年

今年是善济医社成立120周年纪念暨第84届(2021-2023年度)董事就职庆典。

创建于1901年的善济医社,历经120年的风雨路,以服务贫困病患为宗旨,总部最初设在维多利亚街,1916年搬到明古连街,1979年迁入芽笼路610号,至今在全岛设有13家分社,每天服务约1000名病患,还资助两家康乐中心。

120年前中国人下南洋,善心和大爱下建立了这间闻名新加坡的医社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13年前,善济只有一个总社和四名员工,卓顺发接手后,改善管理方式,解决资金困难,积极推行“宽容、大爱、慈悲、感恩、祝福”五大价值观。

到善济医社问诊,建国一代完全免费,立国一代拿药一天只需1元5角,60岁以下拿药一天只需3元。截至今年6月,过去七年半来,善济已为248万人次看诊,施药490万帖。

善济无限感恩充满爱!借此机会,善济医社也特别感谢新加坡总统哈莉玛女士、卫生部长王乙康先生、国防部高级政务部长(善济医社顾问)王志豪先生、东南区市长(善济医社顾问)阀贺米先生、善济医社永久荣誉主席拿督陈贤进博士以及社会大众长期以来对善济的支持与鼓励。

新加坡总统、部长等 纷纷致辞表示祝贺

新加坡总统哈莉玛

善济医社赞助人

致善济医社120周年庆的献词

120年前中国人下南洋,善心和大爱下建立了这间闻名新加坡的医社

我衷心祝贺善济医社成立120周年。善济医社自1901年成立以来,一直秉持其宗旨,不分种族或宗教,致力于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提供免费的中医问诊及资助药物和治疗。

我见证了善济医社不断的茁壮发展。记得在2016年,当我还是国会议长时,我参观了文礼康乐中心,见到了受惠于康乐中心所提供的康乐项目和娱乐活动的各阶层年长者。我在2017年为马西岭分社开幕;去年11月再次到访该分社时,让我再次想起了该团队坚定不移的奉献精神。

善济医社也为总统挑战捐款,自行发起募款活动。我在“善济全民爱心夜”电视筹款活动上,第一次听到拉希玛(Rahimah Rahim)唱了一首中文歌曲“王昭君”。这些努力造福了社会,就如建国一代可受惠于专为他们设立的“建国一代医疗基金”。

正是像善济医社这样热心公益事业的组织,让我们更接近建立一个更具凝聚力、包容性和关爱社会的新加坡。我希望有更多机构效仿善济医社,与政府紧密合作,照顾社会上弱势群体。

我期待善济医社未来通过其强大的联络网,在志愿者、赞助商、合作伙伴和员工携手合作下,继续为弱势群体提供援助和提升中医药的水平。

王乙康先生

卫生部长

致善济医社120周年庆的献词

120年前中国人下南洋,善心和大爱下建立了这间闻名新加坡的医社

祝贺善济医社成立120周年暨第84届董事会就职。

善济医社成立于1901年,致力于为社会大众提供免费的中医问诊和低收费的治疗。过去的十年里,善济逐步走入邻里社区、开设诊所,为来自各阶层的社会大众服务。目前,善济在全岛的13间中医诊所每日为上千名看诊者服务。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